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从《孔雀东南飞》中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更新日期:2022-10-26   来源:音乐创作   浏览次数:70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从《孔雀东南飞》中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

 

从《孔雀东南飞》中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发扬的东西,比如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本文就是从《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这一形象体现出的人性美、人格美、人情美,看音乐能够从陶冶情感入手,塑造完美的人格。从而有利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关键词:刘兰芝 音乐 教化 完美人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丰厚的土壤,有许多精华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挖掘和保护。中国古代先贤至今令人敬重,就在于他们具有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也是积蓄千年所形成的共同道德准则和诗教、礼教、乐教等教育手段造就了他们。

“教化”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用得较为广泛,就是教育和感化,是用行动影响或善意劝导,使人的思想、行为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中国和西方的教化思想都源远流长,它们所关注的是对人的心灵能力的整体塑造,也就是说塑造人的理智能力、情感气质和欲望趋向,并使它们相互融渗、化通,从而使人受到一种全面的教化,获得一种新的、创造性的品质。一个人有教养比有某些特定的知识重要得多,涵养心灵品质比训练头脑品质重要得多[2](3页)。

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作者倾注全力塑造了刘兰芝的形象。在她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体现出人性美、人格美、人情美。一个平凡的女子如何成为震撼人们心灵的文学形象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end##

一、  理智能力  人性美

音乐的教化作用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开始进行实践。孔子有很好的音乐素养,既能弹琴、击磬、鼓瑟,又能歌咏[1](486页)。他以独特眼光和大智慧认识到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3](25页),就是说一个人的修养从诗开始,完善于乐。他将音乐教育融入美学教育之中,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提倡和实施“美育”的人。这体现在他使用的教材和开设的课程中。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过他整理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古代文献。它既传授文化历史知识,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以,讲授“六经”既属文化课,又是政治课。“六艺”是孔子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六门课艺,它是准备从政的士子应该具备的六种基本才能。“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3](22、54页)“六经”侧重在文化理论水平的提高。“六艺”侧重于实践和训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理论上的“六经”,还是实践才能的“六艺”,都包含了“乐”的内容。

钢琴家肖邦创作的乐曲是华丽的,然而他说,音乐的最高境界是纯朴。人性是复杂的,而人性最美的品质是纯朴。在文学作品中,要体现人性美,音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诗的开头,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马上就介绍“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在这里,作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说明刘兰芝是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年青女子。在刘兰芝被谴回娘家时,作者又一次通过刘母之口介绍:“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作者不吝笔墨,反复强调,可见,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两处许多词语都换了相似的说法,唯有“十五弹箜篌”一字不变,“箜篌”是古弹弦乐器。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刘兰芝具有很好的音乐素养。这两段诗句很有深意,刘兰芝勤劳、善良、知书达理、外柔内刚和对爱情的忠贞等品质的基础都源于此。至少说明那时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教”和“乐教”了。这种修养就成为魅力女性必须具备的素质。

从诗句“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位端庄秀美、清新脱俗的女性。但这还不足以打动人。因为要全面地提升女性的魅力,须作到 “内外兼修”,内在提升素质,外在美化形象,内在是魅力的源,外在是魅力的形。魅力是美好元素的集合。对于一位女性,无论她外在多么完美,没有内在的丰厚,都很难真的富有魅力。

刘母善于教育,从小就对女儿进行全方位培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培养她的吃苦耐劳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勤劳、善良总是女性最闪耀的魅力。“十六诵诗书”,培养她知书达理的品质。“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能够让生命进入更深刻的内层,使心灵放出奕奕神采,从而,使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现出来。如果只具有以上因素,兰芝也不能称为魅力女性。可贵的是她还具有音乐素养,难怪作者一再强调“十五弹箜篌”。如果少了这一笔,兰芝的形象将会减色不少。刘兰芝正是经过这样的教化,自然会有向着高贵和高雅努力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理智能力,体现出人性美。

二、情感气质  人情美

所谓“人情美”,就是人际交往中流露出的友爱和感情的美。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除了利害关系外,还有人情的关系,因此人情味和人情美在人们的生活中总是占据着一定的地位。孔子认为“人情”是可以教化的,以一种愉快的、和乐的方式培养起人心的中正平和,从而恭顺践礼,这种方式就是“乐”教和“诗”教。他把“人情”比作“圣王之田”,认为必须“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祷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 [2](83页)。这里已经把“乐”作为耕“圣王之田”的最高境界了。的确,音乐能够直指人心,平和气质,陶养心灵。

音乐能让人更多地蕴育善良和爱心,对生命更加敏锐和细腻,拥有更博大与深厚的感情。刘兰芝在与小姑作别时,“泪落连珠子”。在自己都很伤心的情况下,还劝导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要是没有刘家当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等教化,刘兰芝也不会有这样的举动。

音乐还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诗人顾城在诗作《远和近》中说:“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就用“你”、“我”、“云”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世间最远的不是人与云的距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音乐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白居易因为有对音乐的特殊理解,才与琵琶女有了一份美丽的巧遇 ,才能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重相识。”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所以感动得青衫泪湿。“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也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试想,除了音乐世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两个素昧平生的人达到心灵相通,向我们展示出如此温暖的人情美呢?

三、欲望趋向  人格美

胡锦涛同志高度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最近,严重违背新闻真实的“刘羚羊”等事件,凸显出人们价值观念的淡薄,人心趋向“浮躁”、“功利”。有了音乐的教化作用,人心就平添了克制和思考,更易于智慧地生活,不易被诱惑所驱动,处于纷扰中仍善于保有内心的坚持和纯净。

刘兰芝在被谴回家后,面对有丰厚的物质条件的县令的“第三郎”,太守的“令郎君”,连她的兄长都耐不住了:“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而刘兰芝毫不动摇,始终对爱情忠贞不渝。“刘羚羊”、 刘兰芝在人们的心中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音乐可以激发人们蕴藏在身心深处的能量和潜质。当刘兰芝和焦仲卿分别时,表露心志:“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是在婆母严逼之下,自己被谴的时候,需要何等的勇气!从刘兰芝这一形象,可以看出,音乐从陶冶情感入手,可以塑造完美的人格。

音乐还能使人内心和谐,形成阳光思维。两年前,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与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共论和谐,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这是一位常常与老朋友相见时以歌代酒的文化老人科学而朴实的“和谐观”。一个人具有了音乐素养,就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即“乐所以成性” [1](486页)。音乐的精神应该是和谐平衡,通过弹奏或者收听音乐,使我们放弃心灵的烦恼、世俗的欲望,放弃一切不平等的念头,而求与自然合一,求得心灵的平和。这样的音乐,使人不再为美味佳肴而动心,不再为任何欲望而动心,使人回归到了自然的自我。

四、提升道德修养,达到更高境界

音乐是最大众化、最富于感染力的艺术方式和美育方式,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作为美育教育范畴的音乐欣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了解,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激起美感,得到陶冶和感染,并把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乐记》说:“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通‘返’)人道之正也” [2](87页),“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多听高尚的音乐,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音乐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还能够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孔子说,音乐可以“移风易俗”、“以善民心”,“故不能无乐” [2](87页),认为音乐有助于政治上的教化,更进一步认为音乐可以提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人格的更高境界。他本人就非常喜欢鼓舞人们健康向上的音乐。他在周游列国时,在齐国听到老百姓演奏“韶”乐,激动得竟废寝忘食,“三月不知肉味”。 [1](487页)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能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使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造就乐观豁达的性格,更加热爱生活。比如《流水》、《国歌》、《英雄》、《命运》等这些乐曲可以让人感受到勇于直面现实中的困难与挫折,锻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断自我激励,形成爱祖国、爱人民、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正确的人生观。

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还会开拓人们在科学等其它领域的理性思维空间,引发创造性的遐想。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最后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如天王星发现者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举行音乐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酷爱小提琴,并说:“人从出生始,便在音乐中生活。人们用音乐陶冶情操,从音乐中吸取力量,人生离不开音乐。”

五、维护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

音乐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古有五音“宫、商、角、徵、羽”,《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徵其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影响人的性格与行为。

音乐借助形象来表达一种人类的优美情感,或者说,使这种情感获得一种普遍性形式而得以持存。从刘兰芝这一形象,我们知道生活中需要有音乐来陪伴,而音乐又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调剂品,以及人们寄托思想感情的艺术品,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

“哪里有人类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和谐的社会离不开音乐。在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这部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说,连爱情的“决斗”也以比赛唱歌来进行。正因为礼乐教化具有这样巨大的社会功能,所以它不仅能维护社会稳定,还能振奋民族精神。

在经过了上个世纪后半叶各种价值观冲击之后,文化精神相对缺失。如果我们都能积极地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做一个人格健全、高尚的人。才能逐步达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的目标。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孔子研究学会 孔学孔庙研究 巴蜀书社 1991 

[2]詹世友 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2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上一篇: 从《孔雀东南飞》中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下一篇: 从《孔雀东南飞》中看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