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民主、参与、共享学生管理机制的措施建议
 
更新日期:2019-10-31   来源:教育探索   浏览次数:2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提高民主意识,营造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第一,提高民主意识。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要把握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民主权利,以学生为本,

 
1、提高民主意识,营造自由平等的民主氛围
第一,提高民主意识。首先地方本科院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要把握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和民主权利,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成为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在坚持平等、民主、公平的精神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实践民主行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造就现代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较高民主能力的合格建设者。要知道,管理者的民主作风和民主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民主参与进程和民主建设的深度,也只有在自由、民主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下,才可能培养出灵活、开放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学生工作者要放弃权力意识,树立民主理念。学生工作者是离学生最近,其民主作风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效果的教师群体,因此不仅要尊重学生,给予学生平等协商的权利和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能够尽量给予合理有说服力的反馈;要辅助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从他律到自律,努力找寻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目标的结合点,帮助学生在满足个人需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学校整体目标;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题班会、民主选举、班集体活动、征求意见等方式,想方设法激发他们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吸引他们参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的同时,充分实现民主监督的权利。再次是学生干部,包括班级学生干部和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里的学生干部,要作为学生根本利益维护者,始终践行服务同学的宗旨,时刻有服务同学的民主意识,能够以“平常心、正常态”倾听同学的意见反馈,解决同学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尽心尽力为同学服务,成为学生工作的得力助手。事实上,学生干部的选任既是学生工作者民主作风的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民主实践效果的体现。
第二,加强民主教育。民主教育内容,不仅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系统教学中,还要体现在德育和法制教育过程中,体现在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确立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吸收现代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思想观念,将政治民主、公民权利与义务作为常识来认识和理解,同时教师充分发挥民主作风,注重学生主体性,亦师亦友亦生,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民主思想的改造和民主观念的树立,进一步提高民主素质。
第三,培育民主氛围。民主氛围的培育过程也就是校园民主文化的建设过程。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拓展各类民主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全校范围内的民主思想大讨论、征文、情景模拟等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优良品质塑造的民主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民主环境,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责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丰富多样的民主实践过程中,理性思考完善民主思想意识,培养良好的民主习惯。另一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规则和进行决策决议的过程中,尤其是涉及到学校转型发展战略调整、学生切身利益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知情权和民主权利,不仅程序公开供学生知情了解,还要针对重大事项组织专项解说,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合理吸收学生的建议,给予学生广泛思考自由发言的空间,鼓励全方位发展各方面素质能力,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个人意见和主张。由此,通过各级各类民主沟通、互动和交流,将民主之风渗透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形成良好和谐的校园民主文化。
2、加强培训、完善机制,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保障
第一,加强培训,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水平。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成就欲,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在学校管理中,当学生被视为真正的“参与者”和“当事人”,而不是“客体”和“旁观者”时,他们参与的热情自然而然就会进发出来。有了这股热情,加上良好的民主氛围,学生参与的意愿就会更加强烈。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维护学生的热情,保护并引导他们的积极性,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意愿在实践中内化到自身品质当中,不断强化参与意识,做到自治自觉。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学生参与能力培训,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类渠道,磨砺学生的意志,锻造学生的品质,才能保证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公平公正,做到真正从学校的建设出发,为学校、学生谋福利。要丰富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阅历与经验,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多锻炼,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不手忙脚乱,镇定稳健,考虑周全,从而有效提升参与的能力水平。
第二,拓宽途径,推进学生参与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学生管理系统、班主任工作以及辅导员工作体系,让学生及时接收了解学校相关政策、规定从最初始到完成决策的整个过程;通过开展大调研、微调研等,组织学生提案、听证、申诉,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座谈会等,就学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助学贷款与贫困补助的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大学习、大讨论,随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吸纳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激情饱满地参与到民主管理当中。
第三,完善机制,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保障。一是激励机制。通过赋予大学生管理职责提升其责任感实现“内激励”,职责是大学生参与的最大内驱力,责任感可以促进大学生以更大的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高校的管理工作。还可以设立参与管理方面的荣誉奖励以体现“外激励”,开展诸如“优秀参与”的个人、集体评奖,或者仿照选修课方式,参加“参与管理”相关培训和实践应计入学分。同时建立让学生参与教学和科研课题制度。即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研究课题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潜力,激起创新热情,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范式,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创新。二是保障机制。一方面,建立学生参与的法律保障制度。依照前文提到的上位法规修订或制定校内相关制度,有效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法律保障。并在高校内部管理制度修订时,积极吸收学生代表参与相关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另一方面,建立学校内部投入保障制度。给学生参与管理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财务和物质保障。比如建立学生参与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购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开展专题调查需要经费,培训学生需要聘请教师等。同时允许学生组织自筹活动经费,并为学生组织提供活动场所、水电、办公用品等物质条件,给学生组织的活动留有合理时间。三是监督机制。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一种毫无约束的自由放任行为,而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国家和高等教育体制需要,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规律的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方式。但学生毕竟还只是“准成人”,还未完全完成社会化,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监督机制,来约束学生的参与行为,使学生行使其合法权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制约,以避免学生在参与学校治理的过程中,受情感的支配而肆意妄为。
3、搭建共享平台,推进学生管理新机制良性循环
第一,强化共享观念。广泛宣传共享于学生管理的积极意义,引导各级各类学生工作者、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转变观念,深入认识理解共享的内涵、特征及优势,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体验作为不同能力和教育背景的个人,共享在整体的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中形成的系统的有效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并结合学生反馈信息,重新整合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管理效率。在不断的共享、整合、创新、共享中,逐步强化共享观念,内化为个体意识,进一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创新共享方式。共享要求学生、学生工作者、学生管理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群体与部门之间的信息共通共融共生。一是学生工作者、学生管理部门一方面将学校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发布,另一方面结合各自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督导、行为引导等各种工作的显性的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与隐性的默会或意会知识进行整合,通过电话沟通、会议座谈、口头交流、办公邮件系统等方式转化为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行共享的过程;二是学生通过网络、书面、交谈等多种实时的非实时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渠道,获得学校共享信息,并结合自身特点加以应用,挖掘个人各项能力获得自我发展的同时,发扬民主,积极参与,实现共享信息的反馈创新;三是学生工作者或学生管理部门之间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将学生反馈的信息,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内容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不断更新共享信息,拓宽共享途径,形成共享-创新-更新-共享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学生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共享的本质体现。
第三,搭建共享平台。要实现共享,不仅要保障共享的内容多、面广、实用,还要保障共享的各个主体能够毫无障碍地接收、使用并反馈。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搭建系统的共享传播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平台的便捷、高效、广泛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尤其是各种APP的智能化、生活化使得手机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基于此,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互联网、新闻传媒等信息化手段,集生活、学习、娱乐、就业、创业等于一体,通过QQ、微信、BBS学生论坛、百度贴吧等即时网络沟通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上面自由发表言论,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这些网络交流平台,融合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图书馆、社会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就业指导等模块化信息交流渠道,同时坚持传统班会、谈话、小组活动等形式,组成全方位系统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师生全面交流融通服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民主、参与、共享学生管理机制的措施建议

下一篇: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构建民主、参与、共享学生管理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