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探析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更新日期:2019-10-31   来源:外国中小学教育   浏览次数:2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修学旅行在我国又叫研学旅行,它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

 
修学旅行在我国又叫研学旅行, 它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随即教育部提出推广研学旅行试点、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的要求。2016年底,教育部、发改委、旅游局等11个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随着相关文件的颁布以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各地中小学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然而在实践中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安全问题,经费短缺,保障机制不健全,研学旅行课程计划不完善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来完善我国研学旅行的运行,真正地实现其综合实践育人的目的。
(一)成立专门的研学旅行管理部门,健全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
研学旅行不是学校组织的一次简单的校外教育活动,而是涉及到安全、交通、食宿的集体旅行活动,需要社会各大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激发学校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保障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因此,健全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和管理体系,首先要在中央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研学旅行的部门,由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全国研学旅行工作做好有规划的管理。同时,在各省市成立地方研学旅行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所在地区的研学旅行事务,包括经费划拨、合作旅行机构资质审查、研学旅行实施细则制定、各学校研学旅行方案审查、学生研学旅行期间和旅游、交通、公安、食品安全等部门的资源协调等。只有完善了制度设计,促成各方通力合作,学校才会拥有这份实践自信,让研学成为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二)加强安全方面的细节管理,解决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研学旅行中的安全问题是一直是学校和家长最关心的大事。由于研学旅行是一种学生去异地出游的集体活动,路途中不可控因素很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将会面临家长和社会的指责。例如,1988年日本曾发生南翔火车事故,死伤30多名学生。一时间,国内右翼分子鼓噪,修学旅行受到重创。他们认为现代社会,旅游已不困难,学校没有必要再组织学生跑到外地乃至外国“修学旅游”。后来,日本无论在交通方面还是在监督管理方面都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学生的安全。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国可以建立一套规范细致的学生安全出行方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的全程进行细致的管理、监督和指导,来保障学生的出行安全。
如,研学旅行活动开展前,规定带队人员必须事先踩点,选择有经验的导游,并为学生出行购买保险,一旦出事可有保险公司赔偿;活动进行中,做好医务人员协调避难、救护等各种应急预案,要求食品部门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旅行套餐,并保障新闻媒介的介入,实时报道研学旅行实况,监督活动的进程。教师也可以利用qq、微信等及时通讯工具,向家长及时汇报学生在旅行中的状况。
(三)探索多元化的研学旅行经费筹措机制,促进学生全员参与
经费是制约学生研学旅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要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保证其经济性。因此,政府首先要划拨专门的研学旅行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免除出行费用;其次,政府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如和旅游部门沟通,旅游景点对学生采取半价或全免的优惠政策;在食宿方面,主管餐饮的部门可以和酒店沟通,给予学生一定的优惠;最后,通过宣传让家长认识到研学旅行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支持。
(四)建设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凸显研学旅行的“教育性”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中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但在实践中却出现“只游不学”、重“游”轻“学”、“游”“学”不一”等问题,使研学旅行沦为一场走马观花式的景点参观,失去了其教育性,素质教育的目的很难凸显。因此,促进研学旅行中“研”与“游”深度融合,做到既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又不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实现研学旅行教育功能的最大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课程设计势在必行。这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将研学旅行课程真正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且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相结合。
某种活动是否课程化,重要标志是关于这一活动是否有规范化的课程文件,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等。因此,研学旅行活动要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必须制订研学旅行计划、课程标准、实施、评价、管理等一系列规范化的文件,在学校的课程表中体现出来,保证其合法地位,并有较固定的时间、场地、路线和序列化的活动主题,成为一种常态课程,才能保障其有序有效开展,也才能增强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归属感,减少安全隐患,并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支持研学旅行活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探析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 探析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