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形势下诸多问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积极采取措施,构筑高职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1.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首先,夯实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中的主导地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质和互联网多元性要求高职院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一元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言论敢于发声和亮剑,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在互联网阵地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宣传话语表达方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一半以上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小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适应信息化浪潮下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运用新媒体,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对网络意识形态宣传话语、手段进行创新,筑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运用新媒体环境下形象化、寓意化、轻松化表达习惯,尽可能把生涩难懂得学术话语转化为轻松话语、草根话语,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言微语,生像并貌的微图微视等手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比如,我院信工系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受学生喜欢。她们近期推送的《信工蓝视角:这7位信工暖男帅到闪闪发光》,点击量过千,快速在信工系学生朋友圈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宣传话语风格创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对7位信工暖男背起摔倒老人,护送回家进行宣传报道。最后,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包括信息收集机制,信息研判机制,预案设计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对信息进行全面汇总,做出分析研判,设立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制定相关预案。信息可划分为正常、预警、危机等级,并根据相应等级制定注意预案、修护预案、应急预案等。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和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可以提高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和控制力,从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主流、主体地位。
2.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多次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发挥高层次人才汇聚的优势,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说: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因此,理论创新应根据世情和国情的变化,以问题为导向,以发现问题、回应问题为研究基点,在关注现实问题的同时,又做到 “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同时重话‘老’问题” 。 只有在回应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解释力和指导力,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才不会有可趁之机。
3.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就是为了在社会转型期重塑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使民众掌握明辨是非的价值标准与分析工具,有效抵制虚假宣传和理论蛊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突出任务。高职院校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相结合,按照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的要求、广泛开展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为高职学生的精神追求,从而摒弃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当的价值追求,重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