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的欧洲各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高涨时期,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化,而英、法、德则是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中,英国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加快了开拓殖民地的步伐,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不久,英国就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经济、政治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因此,英国在各方面的实力遥遥领先于欧洲其他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国内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显露,于是,英国在思想领域产生了以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相比较英国,法国社会的发展就没有这么一帆风顺了。1815年滑铁卢战役惨败后,波旁王朝复辟,复辟的波旁王朝疯狂地迫害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民众。当时的法国社会动荡不已,民不聊生,工人阶级的生活更是困苦。在各种现实因素的碰撞影响之下,法国不久爆发了震惊欧洲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法国社会的各个阶级都存在着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尤为突出。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革命的结果导致了路易·菲利普登上王位,建立了金融资产阶级统治的奥尔良王朝,之后,工人遭受的剥削更为严重,农民的苛捐税负也更为沉重。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各种思想火花的发源地,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等等社会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矛盾空前尖锐,斗争空前激烈,政治空前动荡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
当英国、法国进行经济、政治革命时,德国在经济上相对其他欧洲国家处于落后的水平,政治上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因此,实现国家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是德国面临的历史任务。但是,德国国内的封建势力依然十分强大,此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表现得异常软弱:他们向往自由平等,但却不愿意发动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他们对君主、贵族特权不满,但又拜倒在君主的权力之下。所以,德国国内始终无法形成对抗封建势力的解放者阶级。然而,由于德意志人所特有的思想深邃、思维严谨的民族特性,使得这一时期的德国在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德国古典哲学、“真正的”社会主义、空想的共产主义纷纷登场。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这种是波谲云诡的社会形势下,在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派判性地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为欧洲工人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明晰的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