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何把握好这一阶段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小学新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的不足
刚刚踏入正规教育的小学生们,几乎还没有对学习策略这一概念产生认识,更不必说将之运用到学习中去。但学习策略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独立解决问题、高效率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辅助、系统的启发学生学会在学习中使用学习策略,从而解决问题。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很少被应用到小学阶段,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以外,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多不足。或者即使有教师、家长应用了该策略也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而是无意识将该策略应用到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因此,基于学生学习的长期性,教师和家长应对该策略的使用予以重视。
从上述叙述的问题来看,目前我们小学教育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为学生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将“资源管理策略”引入小学学习中的意义
1、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意义深远
从客观方面来看,学生从上一年级开始就预示着进入了接受正规教育的阶段,而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在这一阶段,孩子是否能够打好基础对其学习乃至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进入学校,从此主要是两个教育的环境,一个是学校教育,一个是家庭教育。入学前,家庭教育为主;而入学后,就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均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做人、做事和学习。将“资源管理策略”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有效率、有策略的学习,进而慢慢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习惯中扩展到学会做事,进一步学会如何做人。不难看出,基础的打牢影响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成就,甚至可以说是影响着整个人生的基调。
在当今社会,从来不缺肯努力的学生,缺的是会学习的学生。经常听到有学生感叹自己明明做了很多,却远远赶不上平日里那些“天天玩”的同学。而这当中的差距就是策略的运用,但策略的运用绝不仅限于一朝一夕,它是从小树立的意识和天长日久的磨练。学会运用策略去学习,去处理学习中的难题会事半功倍,它将会是学习生涯中的“跳板”,更会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垫脚石”。
2、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教师的班级及课堂管理,另一个是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第一,一年级新生的班级管理是十分棘手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于懒散的环境,没有什么纪律可言。在这之中最难以处理的恐怕是学生对上学的接受问题。将“资源管理策略”引入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中,可从根源上阶段一些问题。班级的管理除了依靠老师还有一个最根本的方面就是依靠学生自己,而学生达到自律远远要比老师“拼命”管理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人人尽己所能做到自律,那么在课堂上就能保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下,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也会提高教师讲课的热情。课堂的指导者——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课,课堂的主体——学生,专心致志的听课,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昂扬向上的课堂。
第三,学生和老师是校内的两大主体,同时也是学校主要的构成人员,学生做好自己的管理和学习,教师做好自己的管理和工作,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这样一定会在校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