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上孔子说“诗可以兴”,叶嘉莹先生极其认同。叶嘉莹先生把“诗可以兴”理解这是一种内心萌发的感动,而且不仅是一生一的感动,还有生二、生三乃至生无穷的感动。并且叶嘉莹先生认为,诗是用来言志的。那么,如何通过诗歌传达作者的志意?这就要从诗歌中的意象开始分析。诗歌大多是借形象来阐述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主旨的。诗句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外,还有许多是景色描写,或者说是景物形象,比如大漠孤城、落日圆、大江东去、斜风细雨、湖光山色。这些景象无不投射着作者内心想法和志意,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意象”。
在诗句中,有很多意象的符号意义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且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简单的“物”,而是作者思想的象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常见的符号意义必须熟知,才能更好的体会诗句的韵味。
赏析《望江南超然台作》的时候,要把握诗人的心情,就应当从“花”“柳树”“雨水”等关键物象。意象的选择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表现力,正好与其无法排遣的苦闷心情,却又极力拜托的矛盾心情相吻合。
再如一组比较鉴赏诗歌,刘禹锡《乌衣巷》、吴激《人月圆》和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燕子的意象,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三首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鉴赏。《乌衣巷》中的“燕子”有其特定涵义,燕子还是那些燕子,连窝都没有改变,景物依旧。人事却发生了改变,以前是达官贵人,现在都是平民百姓。燕子作为乌衣巷历史的见证者,却道出了今昔变化及对比。吴赵两人化用唐人意象,很明显,为的是抒发亡国之痛。所以,命题者的下述设问,学生就可以大胆理解为,表达亡国之痛。
作者在作诗时,假若可以在他真正描写景物时,也将自己的一些特别感受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中去,让读者也能从思想上获得一定享受,所以要在艺术和思想上下足功夫。林景熙的《溪亭》正是这样的佳作。
第一联在将溪亭作为中心的同时,也对环绕四周的秋月之景进行深情描写。粗读时,好像是悠然闲适,慢慢领会,便觉不是。作者在溪亭欣赏景色的同时,不觉思绪纷繁,一直到夕阳西下仍未宽慰。“馀思”则能告知读者诗人是在灭亡国都以后,常常怀念故国,这跟平常的“凄凉”之感完全不同。有些学生在解读此诗时,会将本诗解读成简单的描摹景色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对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的内心想法,要有个完整的把握,才能够将作者的一腔孤勇和品质进行准确把握。这样破题,并没有讲究比兴等手法,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直接叙事,使用再简单不过的词汇给我们留下意料之外的情韵。
接着诗句说秋月高挂在树梢上,承接上联日落之时。在明月高挂,微风轻拂的夜晚,作者酒意渐散,正好与“馀思”遥相呼应。正在这时,作者思绪不宁,从酒意浓到酒意醒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出作者的感慨极深。这样一来,作者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将自己的思绪准确地表述出来,不至于让作者解读偏颇。诗歌最后一联用长长的歌声扰乱了作者的思绪,抬头远眺,只见水面上的灯火若明若暗。灯火这样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人国破家亡、孤寂凄清的思想感情。
统观全诗,作者通过对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描绘,从而表达诗人在国都灭亡以后,对故国的怀念,情韵兼备。
再看李白所用的形象: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以及秋月等。这些物象的共同特点是皎洁、晶莹。所以我们说,作品中要求他的每一个表述、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要集中起来共同传达出一种感动,而这种感动就是我们所要把握的主旨。
此外,还应当关注意象的色彩,意象的色彩对理解诗人的情感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暖色与冷色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当准确理解修饰的词语。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物品是没有情感的,如何让物品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就需要体现在修饰语上,使这些物象带有情感色彩。例如《天净沙 秋思》中的意象是看不出它带有什么情感的,但是作者加了昏、小、老等情感色彩词后,读者就能融入萧条寂寞的景色中了,情感倾向明确,意境顿生。
这些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赋予他灵性,它又包含诗歌的旨趣、体现诗词的情调。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更要仔细品味诗词的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解读诗人的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