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作为时代文化的重要建构部分,它影响和推助着汉语诗歌的传播与书写。“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当代诗歌的媒介化在诗歌走向公众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正是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使诗歌通过新媒介广泛传播。媒介空间视野下的汉语诗歌书写样式的多样与复杂,与当下的大众文化密切相连。各种书写的形式与事件也成为媒介自身的拓展与延伸。大众文化话语背后则渗透着与传统精英文学不同的书写策略,“反讽”构成了其质地与精神。
1、大众传播与诗歌叙事化误区
当代诗歌的发展是从精英化不断走向大众化的过程,大众化传播实际上同时选择了诗歌的类型。“第三代诗”之后的发展就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即“口语诗”在诗歌日常叙事上的开拓。姜涛敏锐地指出,“叙事性首先是作为对80年代迷信的‘不及物’倾向的纠偏而被提倡的,与其说它是一种手法,是对写作前景的一种预设,毋宁说是一次对困境的发现。较之于自我表露的诸多花样,中国诗人处理现实的能力要远为逊色,叙事发生在写作与世界遭遇时不知所措的困境中,而正是困境提供了创造力展开的线索。”在这个意义上,诗歌的叙事导向了及物写作的特征,诗人发现了一条如何打通诗与现实之间的写作道路。
然而,叙事性的诗歌写作却容易将诗歌推向过于口语化和浅层叙事的特征,这恰好暗合了媒介文化的大众传播,同时导致诗歌走向了复制化、同一化和秩序化的误区,正是这种没有深度的叙事使诗歌缺失了对文化价值关怀和人性复杂的深度挖掘。“再现叙事呈现了趋浅化、庸俗化、粗陋化、极端化的写作趋势,再现的叙事变成现实主题‘应景’的写作,延缓与忽略了当代诗歌语言的自然生长、自我繁殖、裂变、创造的可能。”许多“口语写作”的诗歌被戏称为“口水诗”,诗歌在大众传播的视野中以事件的方式而不是以诗歌本身的优劣博得关注。诗歌写作出现了博客写作、微信写作等,尤其是移动端的微信写作即写即上传,只要是好友都可以对一首诗进行赏析评价或提出修改意见,这种写作与传统的诗人创作完全不同,一首诗的完成是众人在微信朋友圈参与的结果。博客、QQ空间、微博、微信等的自媒体无疑给诗人创造了更多机会发表平台,但这些自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近十年来,“梨花体”、“羊羔体”、“啸天体”、“乌青体”等“口水诗”的广泛传播成为一种娱乐狂欢,诗歌在新媒介的推动下以事件的方式回到大众视野之中,却缺失了诗歌本身的严肃与沉思,“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已呈现出一种‘优伶化’的趋向”。诗歌无力对当下的现实展开批判,也无力对人性的复杂表达关怀,而是陷入了一种消费娱乐的趋势。
2、新媒介与诗歌事件
新世纪以来,当代诗歌以事件的方式重回大众视野。“‘下半身’是第一个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中国诗歌事件,这类诗歌文本及其作者,依托网络这个最佳媒介和环境,找到自己的读者并且持续发展。互联网更容易催生短平快、无关痛痒的文本生产。”“下半身”的代表诗人沈浩波和伊丽川的诗歌曾引来许多争议,他们的诗歌“把身体推向了某种极端化、粗鄙化的写作境遇,使得诗歌具有了鲜明的对抗、消解审美意识的观念与反文化的政治学特征”,如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下半身”写作对身体的解构具有某种文化反抗的意味,但写作中对身体的消解与消费也使其诗歌走向一种消费化写作。这类诗歌的易读性与互联网这种新媒介的传播机制相吻合,形成了一种易于传播的文本,原本表达人类精微情感的诗歌被简单化为一种戏谑的文本,而诗人的潜藏的一点批判也显得无关痛痒。
2006 年出现的“梨花体”是大众参与的一次网络诗歌事件,“梨花体”因赵丽华而得名,诗歌具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被称为“口水诗”,每个人都可以模仿,不少人对“梨花体”能否称为诗歌产生质疑。事件的起因是赵丽华将自己写的一组诗发在网上,而后有网友看到进行评论、转载,遂引起网友对赵丽华的诗歌的质疑,同时出现大量戏仿赵丽华诗歌的作品,并封赵丽华为“梨花体教主”。这次大众参与的诗歌事件之所以能够形成在于网络提供的传播条件,网络的确增强了读者与诗人的互动,但大众的参与使诗歌的传播形成一次文化事件。
2010年出现的“羊羔体”是根据车延高名字的谐音而来,这是继“梨花体”之后的又一次“口水诗”事件在大众媒体上引起喧嚣。车延高的《徐帆》获得当年的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诗中过于直白的表达引起网友在微博上的热议。微博的传播能力迅速扩大了这一事件的影响,许多人对这一诗歌奖产生质疑并呼吁抵制该奖项。后来的“乌青体”“啸天体”,同样是在微博上传播并受到质疑的诗歌事件。这些事件产生的影响使“口语诗”的合法性开始被动摇,无论是诗人还是普通读者都对这些称之为诗的作品感到困惑不已。微博作为一种微文体适于诗歌这种短小的文体广泛传播,但这种公共空间同时也造成了诗歌的娱乐化、消费化。新媒介形成的这种虚拟的公共空间一方面使诗歌重新与大众的距离缩短,但另一方面,媒介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能诗歌传播同时是对诗歌自身的损耗。
2015年初,《诗刊》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个农村妇女余秀华的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和一系列评论文章。一时间人人转发,形成一股余秀华诗歌热。在余秀华诗歌大热的背后,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诗歌之外的东西,比如诗人的身体残疾,诗中的大胆露骨的描写等,这是事件对诗歌的形成的遮蔽。2016年范俭执导了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获得了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纪录长片评委会大奖。导演试图通过这部纪录片来还原一个真实的余秀华。影片比较完整地再现了余秀华的生活和许多诗作,因为这个纪录片的放映,观众对余秀华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余秀华本人和她的诗歌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认可。这些都是新媒介传播带来的结果。
新媒介推动了诗歌的传播,使诗歌与大众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了。诗歌作为一系列事件被广泛传播,但这种传播只是表象,事实上,诗歌被大众娱乐裹挟其中,真正对现实批判的诗歌声音往往被人们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