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SNS传播不利于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更新日期:2019-11-08   来源:网络传播   浏览次数:23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人们使用SNS进行传播,目的是为了通过自我展示进行社会交流从而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并在在娱乐休闲的氛围之中,不断获得肯定性的情绪而确立自己的

 
人们使用SNS进行传播,目的是为了通过自我展示进行社会交流从而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并在在娱乐休闲的氛围之中,不断获得肯定性的情绪而确立自己的主观性的幸福感。但是在实际的传播之中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却存在很多的制约性因素。
1.过度地自我展示而忽视了信息泄露的隐患
人们都有将思想、感觉、经验等个人性信息展示给他人的需求。其目的是通过自我展示,希冀他人能够了解自己从而获得他人的肯定,即得到所谓的社会性支持,从而缓解自身压力,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最终达到提升自我主观幸福感的目的。但是过度的自我展示,却隐含过度曝光个人隐私的隐患。特别是在互联网隐私保护机制还不健全的环境下,“个人信息遗忘权利”机制,即个人有权利将自己的言论从网络后台彻底清除的权利机制尚未确立。所以向朋友展示自己而提供个人信息能够获得暂时性的肯定性情绪,但是过度的信息暴露就埋下招致否定性情绪的隐患。所以,互联网的“公开、分享”是互联网的特性,利用互联网这种特性进行双向对话,能够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定得社会性支持,即获得肯定性情绪所带来的主观性幸福感。但是过度对话反而过犹不及,容易招致隐私泄露,为日后的“不幸福”埋下隐患,最终限制了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2.过度挖掘线上关系忽视了对线下关系的维护
媒介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人类交流的空间,使线上交流空间与线下交流空间并存。但是过度的线上联系导致了线下联系的弱化,最终呈现出“技术使人类疏远了”的结果,容易造成文化危机的出现。因为,无论是强联系关系的微信还是弱关系联系的微博,其关系的确立都是通过媒介建立的媒介化关系而非线下面对面直接性交流。并且线上虚拟空间的交流具有超时空特性,使人能够无时无刻不处于联系的关系网之中,不但降低了联系的成本,同时提升了关系确立的机会。即,虚拟空间的关系确立以及维护相对现实空间更加容易。但是联系确立得容易,那么断裂起来也就相对容易,所以网络空间的关系连接相对地脆弱。一旦这种关系连接出现问题(例如,没有在期待的时间内接受到反馈等),就可能使这种关系破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虚拟空间关系成本的低廉让人们明白,与线下的关系相比,线上的关系反而更加简单,不用劳心劳力地去像维护线下关系那样地去付出,所以人们更愿意沉溺于线上虚拟空间的关系。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与虚拟空间的契合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在网络上与朋友确立关系的频度(数量)和强度(联系频度)往往会高于现实关系之中的朋友。网络生活确实已经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如何正视这种“虚拟化的数字化生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虽然人们通过SNS与朋友进行联系、对话并且与新的朋友在虚拟空间之中见面,SNS使用者能够体验更多的纽带关系,能够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但是一旦沉溺于这种虚拟空间的关系所带来的幸福感,例如,沉迷于虚拟游戏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而不能平衡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甚至耽误学业,最终的结果便是通过SNS所获得的短暂持续性幸福感因为其他环节变得极其脆弱,甚至崩溃。并且以线上的关系替代线下的关系,或者说线上的关系维系剥夺了线下正常社会关系的构建,让虚拟的媒介性朋友关系替代线下的面对面的朋友关系,最终都会制约主观幸福感的维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SNS传播不利于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下一篇: SNS传播不利于主观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