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外国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之分析
 
更新日期:2019-11-08   来源:高教论坛   浏览次数:20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外国文学史》作为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课之一,原本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从近几年授课教师信息的反馈、相关教学论文的检索上分析,《外国文学史》教

 
《外国文学史》作为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课之一,原本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但从近几年授课教师信息的反馈、相关教学论文的检索上分析,《外国文学史》教学似乎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即课时量不断缩减,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疏于课堂互动,更多时间都在“一言堂”、“满堂灌”,且信息量极大,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却并不高,教学效果堪忧。《外国文学史》教学面临重重困境。
1.教学课时有限,教学内容繁多,不利于整体把握。
前文提到,《外国文学史》教程涵盖内容广,从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一直延续至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如此繁多的作家作品,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才能逐一讲完。但受到课时的限制,课上只能做大致梳理。很多重要的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展开讲解,必须依靠学生课后自行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只能根据对整本教材的把握,挑重要时期的经典作家、作品进行细致讲解。而在教学过程中,受限于教师学术造诣、教学经验的深浅和对文学家、文学作品的偏好,以及对教材运用的熟练程度,《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不容易把握十分到位。其章节内容详略的讲解,有限时间的合理分配都需要不断摸索,不断调整。
2.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不佳,影响知识框架的建构。
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外国文学史》课程的讲解一般会以文学史发展为线索展开。所谓“文史哲不分家”,学文学,前提是必须了解历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授课教师一般会以时间为轴,先简要概述某个时期外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在其间产生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产生原因、文学主张、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等),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讲解。而对代表作家的讲解往往又是按照作者生平、创作概况、重点作品分析的流程展开。这样的授课模式中规中矩,但也较为僵化。因为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文学的发展,虽然可以了解同一时间平行国家文学思想的传播和接受,但却割裂了某国文学在纵深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使学生无法在思维中形成某国文学的整体性概念,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框架的建构。
3.考察手段单一,学生应付了事,知识牢固程度差。
目前“期末考试”依然是绝大部分高校对《外国文学史》教学效果的主要考察手段。虽然有时授课教师也会结合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读书报告、学术论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但作为主干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仍是考察重点。在一张满分100分的试卷里,如何排布都无法将整学期的重点难点尽数呈现,只能选取重中之重进行考察。例如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学生找准规律,只要在期末复习时将外国文学史上的各种主要思潮流派(含文学主张、艺术特征),每一个流派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人物关系、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梳理、总结、背会,就基本能顺利通过《外国文学史》的考试。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学生应付了事,考完就忘,学习的目的被极大削弱,更无法谈及所谓“丰富知识储备,提高鉴赏能力”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外国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之分析

下一篇: 《外国文学史》传统教学模式之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