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是高校教学的核心,而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对新时代发展的方向,面对学生工作的诸多困境,探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是迫切需要与出路。
(一)个性化视角下的管理与创新性人才培养
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新时代更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习近平曾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能够适应社会,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因材施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并制定对应的学生工作模式才是方向。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特性定制属于他们的个性化管理方式,如:“美妆”学生工作法、“约拍”学生工作法等,其可以个性化的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目标指引,达到约定的学习目标奖励“美妆”,一改传统奖励与管理模式,学生参与率得以提高;而“约拍”可以通过与学生约拍同款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联通,学生也通过这个过程与老师的距离可以被打破。这些管理方法看似奇妙,但其实结合了00后的诉求与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学生管理。此外还可以分类进行学生管理分配同类型的宿舍或者班级,进一步将管理与教育融合与日常,了解学生的个性进行引导,了解学生的需求进行服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平台与空间。如:杭电自动化学院学生创新了刷卡宿舍门禁,在技术难度不高,发展较广的平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发展与支持,更好的缩短教育与实践的具体,使得教育与管理更加贴合人的发展,让学生能够因地制宜多方面发展不受束缚,让高校学生工作活起来,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目前,学生工作更多的趋向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模式,可以更多的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我们已经从学生情况“是什么”的时代转化为这种情况“为什么”的模式。这种大数据化的分析也为我们人才培养精准的定位,线上线下相融合可以更好的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规划,同时辅助性的推出多元化的管理平台,对学生全方位的分析与了解。同时,大数据化的学生体系应该更好地预防问题的发生,高校学生管理应建立学生数据化分析中心,定期将数据与学生工作者反馈并有效化解可能问题,将学生系统与校医院、保卫处、教务处、学工部等一键联网,这样可以通过数据化的分析明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足迹为其精准画像。另外,一个平台打通也让网络风险降到最低,过多APP的数据填写实则更是学生的担忧。这样的平台为学生入学数据开始逐渐制定“职涯发展画像”,“课程匹配画像”,“社团规划画像”等,通过大数据进行“订单”分析进一步去库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效率与质量,将“产品”与“订单”合理匹配,有效的进行精准的定位,搭建大数据+的学生工作体系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高校学生工作真正的联动起来。
(三)多导师管理制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旨在通过校企双导师制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的科研导师与企业创新导师可以让学生知行合一,将书本与课堂的知识最快的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发现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更好培养,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学生的创新性的发明也会直接投入企业生产。将学生工作与育人体系与企业相结合,分散集中实践,将实践尽可能分散到学期中,尽快将知识与社会融合,符合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探索更好的校企导师与学生工作融合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外,我们还可以融合多方的育人与导师管理方式,近几年很多高校的后勤育人成效凸显,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网红“徐妈妈”、“汤阿姨”文学、鱼塘大叔育人等,这些都显示着多种育人路径的不断开拓确实显现出了别样的成果,一改对学生单一的评价与诊断,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对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影响,进一步让学生工作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