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淮安农产品品牌建设途径
 
更新日期:2019-11-12   来源:农业经济   浏览次数:24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发展农产品品牌可以实现农业从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并发挥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效率,同时市场化的农业可

 
发展农产品品牌可以实现农业从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并发挥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效率,同时市场化的农业可以从内部促进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提高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动性作用。
1.大淮安农产品品牌体系构建
农业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是生态、资源、区域、经济与技术的综合体现,系统观点认为一切系统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本质上说结构决定了功能属性,农业结构包括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农业纵向结构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之间存在关系,农业横向结构是指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组合关系。农业产业只有横向和纵向结构合理、分工恰当才能发挥出系统的高效作用,因此淮安要持续发展优质品牌农业必须重视和建立系统有序合理的农业体系生产结构,重视领头农产品与落后农产品的协调关系,重视高附加值、高社会知名度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对整体农产品品牌体系的积极推动作用,提高农产品流通加工的社会属性。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建立了以畜牧业特别是以奶牛饲养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饲养业关联效应较强.有力地带动了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使食品业成为产业一体化经营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2]。淮安拥有众多的农产品品牌,如果将这些品牌纳入一个整体的品牌建设框架,在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附加值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为重点推广对象,以点带面,辐射其它农产品品种,打造整体品牌网络体系,另外重要的是将农产品品牌体系的宣传与淮安城市的形象提升结合起来,设计统一的淮安地理防伪商标标志,一方面保证了产品品牌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淮安农产品品牌内涵,这是用城市信誉保证产品品牌品质,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淮安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
淮扬菜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极富盛名,淮安又有如此众多的农产品品牌,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融合之处,如何在淮扬菜品牌基础之上建立淮安农产品品牌体系是一个重要课题,二者的自然融通对淮安农产品品牌建设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将淮扬菜的经典菜品与淮安典型的农产品品牌一一对应,强调淮扬菜品经久不衰是与淮安农产品品质有直接关系,再以该典型农产品为核心产品,带动相关类型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用一种经典菜品可以将数种品牌农产品联系在一起,再以点带面,将相关农产品组合在一起完成农产品品牌体系构建,这种方式可以忽略空间的差距,避免当地政府和组织片面注重某一种品牌农产品事倍功半,同时以淮扬菜为契机,可以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市场认可成本,淮扬菜系传天下,这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淮安只是将自身品牌农产品契入其中而已,而这种融合是天然形成的,淮扬菜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淮扬菜+淮安品牌农产品+淮安城市形象”构成有机的融合体系。
2 .基于供应链战略协同的品牌建设途径
西方发达国家,适宜于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一体化经营的农产品项目.绝大多数都实现了一体化经营。通过一体化经营.农业已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产业链条相互链接.形成包含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而农业的经济效益恰恰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2]。高效、快捷、可靠、低成本的供应链体系是淮安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撑条件,农产品历经生产种植、流通加工、销售等若干个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每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成本,整合理论认为过分关注某个环节的效率并不一定能带来整体效益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只有从生产环节开始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综合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作才能在整体上达到最优效果。
单个生产农户的小规模生产缺乏与市场连接的有效机制,其搜集市场信息、分析处理市场信息的成本高昂,造成单个农产品生产者市场交易成本过高,同时农产品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者无法有效的识别价值较高的生产者,因此龙头企业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主体,也是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此模型中,淮安农产品龙头企业为核心,一方面连接电商平台、大型超市、特产专营店等市场主体,从中获取市场信息,龙头企业是市场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的核心,信息处理后的结果包括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偏好等等,进而形成企业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农产品龙头企业连接个体生产者,企业将市场信息分解处理后以适合单个生产者的形式反馈给农户,同时对农户做出各种农产品标准化的要求。淮安农科院和淮安高校是龙头企业产品创新的有力支持。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淮安农产品品牌建设途径

下一篇: 淮安农产品品牌建设途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