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两难困境特点主要表现为国家内部缺乏现代性,但外部是以硬力推动现代化进步;现代化目标不仅要满足民众需求,也要满足国家发展现代化的任务。
(一)、经济上的“增”与“消”
经济上,消灭贫困与增长国力的矛盾,消费与积累的矛盾。毛泽东时期的“勒紧裤腰带”也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发展农业、工业,满足民众需求,把经济增长看作目标、GDP增长作为一切发展的标准;再到十八大之后的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将增量改革变为存量改革,以高质量发展、公平增长、边增长边分配等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资源匮乏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求,需要社会资源增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资源增长数量基本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人民都可以吃饱饭、穿暖衣,但随之出现的低质量增长过剩导致资源浪费等现象,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将增量改革变为存量改革,消减低质量低产能的产品企业,使得社会资源满足人民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社会资源分化与整合、社会行为规范与失范、社会资源再调整与再分配等都需要相应的现代化进程相配合,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还依赖于社会各个小单位活力的支撑,主要是以政府主导,未形成全社会现代化潮流,而过度放任自流是会出乱子、失去秩序,抓得紧的整合则压制了活力,使其窒息。所以要进行有度衡量的现代化改革,是对政府能力的考验。
(二)、政治上的“集”与“分”
政治上,中央集权与提升政府能力,稳定政治秩序,扩大地方公民自主参与权,大众参与与民主制度之间矛盾,即稳定政治秩序和政治民主化的矛盾。后发性国家初期要有一个领导性地强权政治来带头,但超前的政治动员,民主诉求使其面临两难困境。政治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要在于民主的政治参与,而高水平的政治参与一方面与政治认同形成实践转化的良好互动,另一方面又可以保证政治沟通的实效性从而增强国家的稳定运行。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又会对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点亮一盏明灯。所以把握好政府改革的力度、速度,因势利导进行渐进的逐步推进的现代化进程,要维持基本的政治稳定。
从1949年建国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建国初期担任着“协商建国”得特殊使命,我国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白手起家,与此同时人民政协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而是全国代表们的协商机构,国家大政方针都需要经过人民政协进行协商。在2019年两会上,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为广大人民群众发声,从脱贫攻坚战、互联网环境下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到设立“文化遗产日”、制定食品安全法等,从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出发,提振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文化上的“新”与“旧”
文化上,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化面临的尴尬境遇,即现代化是取代削减传统化的过程。根据艾森斯塔特所述,现代化发展的高峰,是一种新的文化观的出现,它注重进步、改良、幸福、能力与感情的自由流露,强调个性和个人尊严。而新的文化的出现并不是要把原来的传统文化文化大厦推到重新建立现代化文化大厦,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要对传统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对传统文化加入现代化的内容进行改造,而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在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文化需求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升级其需求端,必然要求供给端进行改革,延续民族血脉、丰富人民精神家园的同时发挥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自身文化的的特价值与作用,使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化解传统文化面临的尴尬境遇。
在习近平之前,马克思主义占主要文化战略阵地,极力批判传统文化。而习近平之后,要在传统文化元素上推动有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建设。就近日开展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部署2018年文化工作中,在总结十九大报告后,强调建设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指出:目前文化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加强保护文物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在2019年两会上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倡设立“文化遗产日”;故宫博物馆近日也公布了为迎接600周年华诞而安排的系列大型展览活动,由故宫文化延伸出的故宫特色文创产业也将现代化经济产业也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在高速的现代化社会中再次绽放绚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