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契约文化”人文教育理念
契约主体的本质是人,因此,对契约精神教育的培育不能忽视对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引导。契约精神培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主体间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这种人本教育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高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通过各种学校、班级、寝室契约的制定、人文知识的传授进行契约精神的渗透;另一方面,契约精神的培育应该立足于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强调仪式感,将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契约方面能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例如,在新生刚入校时,通过开展“学生管理制度知识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尽快的熟悉和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活动”,用人文教育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契约精神进行培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比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自由、诚信、平等的契约精神内涵。
契约精神不仅包含诚实守信的精神,也包含自由和权利意识,当然自由是相对的。比如,学生对于选修课、社团、各种活动组织的参与,完全依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根据《学生手册》规定,学校成立有学生申诉委员会,学生对于评优、自身的处理或处分有任何不满,可以通过申诉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这种平等的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他们处理各种关系、将来走上社会、合理维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施人文教育理念是培育高职大学生契约精神的思想前提,只有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学生将契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加深对契约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知识-实践-知识的良性循环中,不断促进契约精神的形成。
(二)搭建“经线、纬线”实践活动平台
除了人文理念为基础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培育高职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途径。搭建“两室文化建设”(班级、寝室)为经线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建设”为纬线的活动平台,可以促进高职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养成。
契约精神的培育要给学生创造契约的氛围,“两室文化建设”是为了从班级、寝室这两个小单元入手营造契约文化的氛围。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班级和寝室是他们呆的最多的地方,因此搭建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在校三年期间,始终将“两室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持续推进,各班级、各寝室根据本班学生、寝室成员的情况,通过调研、商讨的方式,收集班级、寝室契约主体的心理期望,制定班级和寝室公约,并且将期望落实到行动中去。通过争创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个人的活动,激励更多的班级和寝室不断调整期待愿望,让自己所处的班级和寝室向文明环境和氛围靠拢,从而,达到建立文明、健康、平等、和谐的班级和寝室氛围的目的。
“课堂、课外实践活动建设”平台实现契约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完美结合的一体化模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契约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充实和丰富,因此实践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要精心设计好实践活动,贴近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活动才能增强培育的实效性。比如: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针对多数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满意这一点,课堂需要进行改变,围绕社会热点和国计民生等热点问题,设计好课堂互动、实践环节,在课堂上增加实践任务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兴趣,更加主动的接受契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次,要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作为一只脚在校园、一只脚在社会的高职大学生而言,一味的埋头读书缺乏的是实践能力。因此,应该增加课外实践的时间。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校内、校外两种形式。校内主要指社团活动、各种义工志愿活动、各类比赛等等,校外只要指各类实习活动、校外志愿服务活动等。除此以外,各专业也应该通过与校企合作等关系建立,为学生提供了更专业、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契约素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应该在对学生调研和认可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得到学生的回应,那么这种实践活动只是以学校为主的单向的作用式管理,违背了契约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将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明确权责要求,才能使各项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大型运动会是各大高校都会开展的活动,但是由于活动涉及到竞技性,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新生团辅活动”和趣味运动会的开展,兼具趣味性、运动性、合作性为一体,让学生通过在运动中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感知体验,感受个人和团队之间的重要关系,建立起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契约关系。
(三)打造“诚信档案”履约行为体系
除了有理念和实践活动作为支撑外,监督机制的建立也格外重要。因此,构建高职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对于规范学生的契约行为、培育学生的契约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职学生的管理,除了依靠《学生管理手册》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之外,还应该根据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制定诚信档案。这里面应该包括诚信档案的签订,告知学生权利、义务的目的,进而按照承诺书中要求的内容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诚信档案”的内容还应该涵盖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经济情况、日常行为等方面。由于,学生的诚信记录是要伴随其终身的,因此所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并且需要经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申诉的权利。
其次,还要规范诚信档案的管理。学生诚信档案不仅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客观反映,也应该起到监督学生诚信行为的目的,因此,诚信档案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应该及时更新、补充新的记录内容,也应该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要做好保密措施,这也是人本主义理念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