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
 
更新日期:2019-11-13   来源:档案学通讯   浏览次数:19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远、文化璀璨的西南少数民族,其所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云南进入四川、西藏的茶马古道。它拥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远、文化璀璨的西南少数民族,其所居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云南进入四川、西藏的“茶马古道”。它拥有世界三大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和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纳西族档案具有很强的原生性和权威性。开展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
1.有利于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
中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每个民族的记忆都是国家记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评定纳西族东巴古籍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这都是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的一种形式,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对于保护纳西族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对传承纳西族民族记忆及国家记忆有重要作用。纳西族有自己的东巴文字,被称为“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记录将东巴文化具象化,例如东巴经在世界上存有大约4万册,《创世纪》是东巴经中著名创世类神话,记录了从兄弟姐妹互相婚配血缘家庭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研究纳西社会状态变化和婚姻形式变化的重要历史记录。若对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源进行集中建设,将有利于保护纳西族民族记忆。
2.有利于传承纳西族民族记忆
除了用东巴文字记录的档案外,纳西族还有许多形式的档案,例如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原始宗教东巴教、祭祀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医药、民族工艺等多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以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即口述历史的形式来记录纳西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活动。《鲁般鲁饶》是一部纳西族古典叙事长诗,虽用东巴文字写在东巴经里,但民间也有口头流传,适合东巴声情并茂、哀婉动人地诵唱。将口述历史建档固化,是对传承纳西族民族记忆、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对纳西族传统档案收集的同时加强对纳西族非物质形态档案的收集,不仅契合纳西族档案资源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传承纳西族民族记忆的需要。
3.有利于开发纳西族档案资源
开发纳西族档案资源对开发其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发展有积极意义,纳西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开发利用是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思想理念。例如纳西族铜器制作是丽江传统民间手工艺技术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传统的纳西族铜器是纯手工打制,工艺独特,曾多次参加省内外诸多城市文化会展,受到广泛关注和收藏爱好者的青睐[8]。将这一传统手工艺建档保护,有利于对铜器制作手工艺的开发利用,使之产业化,利用已建设的档案对纳西族特色文化进行开发和宣传,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对纳西族地区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

下一篇: 纳西族档案资源优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