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文本”到“人本”教育范式转换与实践育人的理论蕴含
 
更新日期:2019-11-14   来源:高教探索   浏览次数:2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范式与范式转换美国著名科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详细地阐述了范式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技术与价值的集合。国内

 
(一)“范式”与“范式转换”
美国著名科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详细地阐述了“范式”的概念,他指出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技术与价值的集合。国内有的学者将范式定义为理论、观点、价值取向、题解、例证、框架;也有学者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对待问题的方式。综合以上观点,范式可以被理解为一套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或观点,是学术共同体研究的理论框架及共享的范畴及价值取向。
当旧范式与新观点、新想法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范式,就产生了“范式转换”。这种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是研究规范和研究方法不断革新的过程,也是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性推进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范式转换不是对原有范式的完全否定,而只是否定或摒弃旧范式中不适宜的内容,其中合理的部分则将继续被保留在新范式中。
(二)“文本”教育范式与“人本”教育范式
“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它对实践具有指向性意义。
1.文本教育范式
“文本”原是指可以被看到的文字记录、图形演示以及文章和著述等。本文所指的“文本教育范式”,是指以书本、文件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它重视对国家政策、纲领文件、书本理论的阐述,忽视教育对象的现实需要,重视社会权威,注重单向灌输,忽视个性特点与情感体验。“文本教育”从文字本本、教条理论出发,不包容新观点、新见解,导致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2.人本教育范式
人本教育范式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时代特点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范式,具有开放性和主体性的特点。它把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作为教育的核心,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教育的重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
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文本”教育范式下机械、教条的教育方式,已不能很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学生多方面的变化需要“文本”教育范式向“人本”教育范式转换。
“文本”到“人本”教育范式的转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深入推进大学生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
(三)实践育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育人,从广义上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培养;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当前,高校“育人”多指教育、培养大学生,以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所谓实践育人是指结合学生所获的理论知识,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育人方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文本”到“人本”教育范式转换与实践育人的理论蕴含

下一篇: “文本”到“人本”教育范式转换与实践育人的理论蕴含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