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传活动中,由于我方宣传者没有及时把握住宣传时机或者忽视了某个细节,为敌方提供了造谣中伤的机会,使得受众对我方形成某些偏见甚至反抗、惧怕心理。为了揭示事实,纠正片面印象,宣传者就必须进行“反宣传”,针对受众已经形成的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滞后宣传,减小甚至消除敌方虚假宣传对我方造成的影响,做到后发制人。国民党派系为了离间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必然用尽一切手段造谣中伤红军,为了修补党群关系,红军寓虚于实,以实际行动驳斥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让事实说话,消除群众印象中的偏见。
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城后,立即开展打土豪的斗争,将没收来的粮食、油盐、衣被、布匹和日常用具等等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与群众商定后分为三等:“甲等是最穷的人,分得东西最多,以粮食、衣服、银钱为主;乙等以用具或其他杂物为主;丙等最少。”群众分的东西后都异口同声的称赞说:“红军是我们的军队,专为穷人办事。”为保护黎平工商业的正常运营,红军积极动员商人们开门营业,“当时的市场繁荣景况,为黎平历史上所罕见。”由于红军使用的货币与黎平市场通用的银元和铜元不符,为使群众不受损失,红军临走时通知群众到银行去换大洋。群众很是感动:“红军真是关心人民利益,不叫老百姓吃一点亏。”中央红军快到施秉县城之前,伪县长金某到平地营附近的江西街来“视察”,布置“防共任务”。他叫乡保长把周围村寨群众都集中到江西街江西会馆开会。会上,他对党和红军大肆污蔑,极尽造谣诽谤之能事。说什么“共产党共妻共产,不认亲疏,不认姐妹,不论老少,见女人就奸……。”什么“共产党专门杀人放火,见东西就掳,见男人就捉就杀,还用通枪的通条,从屁股通进去,一直通到脑顶盖。”又说:“共匪来我们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齐心跑上山去,不要给他们捉到……”。伪县长的反动宣传,乡保长的恐吓强迫,弄得人们不知好歹,一听说红军来了,都一窝蜂似的跑上了山。红军来到县城之后,向山上的群众喊话:“老乡们!不要怕,快回家来,在山上受冷会得病的。”“你们不要怕,不要跑。红军是打富救贫的。红军是保护穷人的。红军不整好百姓,只整要捐要款要租粮的县长、区乡长、保甲长和土豪恶霸。”经过喊话,一些胆大的群众试探性的回来了,看到红军纪律严明,待人和气,不拉夫、不派款、不抢东西,与伪县长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将情况转达上山,群众大部分都回来了,红军处处关心群众,嘘寒问暖,公卖公卖,群众纷纷议论:“红军果真是好!吃一文开一文,就是没人在家,他们吃了东西还要开钱,我们从来还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红军纪律严明,不损害群众利益。伪县长的无耻污蔑,在铁的事实面前,完全破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