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家视域
西夏组诗的作者和编者汤君;1-10+27思想政治研究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特征及意义探析王德炎;11-16
抗震救灾文化的时代内涵研究韩晓娟;17-22
我国新时代防灾减灾理念的逻辑体系和重要价值王亚兰;23-27法律研究
论交通肇事逃逸——基于二元行为无价值论的路径分析钱日彤;28-32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信托融入问题的思考丁会芬;33-37
营商环境下破产管理人监督的困境与出路宋洋;38-42+57
网络直播打赏中的法律问题分析季裕玲;43-47教育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乐山师范学院为例代瑛;48-52
高校生命科学相关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融入教学过程初探杨锋利;罗国荣;梁明霞;杜保国;53-57
基于“课证融通”高职环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孙猛;58-6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理性认知与路径探索曾玉玲;谭兴会;罗丹;63-68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张舒瑜;张雷;69-73+78语言研究
《梦的解析》在中国复译出版的版本研究何洋;张婷;74-78
汉英词典中多字条目的收词与标注研究——以《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有X”为例薛华;陈丛梅;79-83+89
朔州方言古语词例释张丽梅;闫庆玲;84-89
湖南衡阳方言中的疑问代词“吗~=”研究魏醒;90-94现当代文学
论文学如何成为名著——谈文学名著的基本意义和生成条件刘江;95-99
月亮、牢笼和人的“异化”——许鞍华版《金锁记》中小说意象的图像呈现周洪斌;100-104+109
从他乡到故乡——《人生海海》的民间叙事探究白永琪;105-109
战火中的人性图——评贾平凹《山本》马蔚;110-113+122
被给予的女权与被征用的身体——论晚清反缠足运动中的《黄绣球》张新悦;李苗苗;114-117
论《考工记》中的“考工”内涵梁宇;118-122外国文学
自恋、文学、身份——论菲茨杰拉德的自恋倾向在其四部长篇小说中的再现王潇;戚涛;123-127+137
伊莎贝尔的心路历程孙伟;128-132
被拒斥的“真空”——论埃科《波多里诺》中的虚构与真实马心悦;133-137
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固守与城市文明向往之冲突——论拉普斯京中篇小说《告别马焦拉》的主题意蕴施成群;138-141+155
汤亭亭的“杂糅”文化身份建构——后殖民语境下的《女勇士》周青青;142-147书评
电视连续剧艺术的新时代解读——评《视听影像的中国符号:中国当代电视连续剧艺术论》龚益宇;148-150
“雅俗精神”的当代诠释——读谭玉龙《明代美学之雅俗精神研究》王周娈;151-152
打开中国哲学的总开关——读《〈周易〉与中国哲学问题研究》郭发仔;侯莲梅;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