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八面来风
安徽省科协召开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筹备工作动员会章韬;1
中国科大光伏研究成果创造新的认证世界纪录王犁;1
教育观察
科教融合背景下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研究赵敖寒;聂士斌;马衍坤;2-5
基于能力拓展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路径探索李云;赵丹丹;蒋宁;李倩;武英;刘和亮;6-10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革路径于桐;彭晋;尚新生;11-14
卷首语
天空的镜子章铜胜;3
教育管理
海南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的意义和路径翟敏;15-18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问题及提升对策王琴;赵阳;19-22
全过程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间共生关系构建路径研究夏玲玲;23-26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吴思;27-30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微文化育人功能研究高佩茹;连选;易险峰;31-35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张敬文;36-40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和路径探析张倩倩;41-44
茶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教育李晓丹;45-48
教改教法
“教研赛创”融合模式下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任艳玲;赵金玉;王涛;李梅;刘瑶;49-52
新商科时代背景下增值评价融入经贸类课程的价值向度蒋江林;53-56
课程思政理念下资产评估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张可;57-60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税务会计课程改革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窦蓉;陈岩;61-64
智能技术支持下沉浸式诗文吟诵学习环境的构建与有效性分析李珊珊;65-69
移动学习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与研究卢雅琴;王琳;徐晓月;70-73
数学软件在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谭佳;赵润;苏明明;74-77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陈星霖;78-81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实践卢宏;张玉亭;82-85
基于“学生中心”理念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刘益林;唐伯孝;林红卫;艾小康;罗琼林;86-90
基于成果导向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改革王婵;91-94
关于Hermite插值多项式的教学研究丁洁;95-97
面向区域产业经济的机械专业发展定位探究——以合肥城市学院为例陈前程;卞林峰;98-101
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项目化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邱胜海;王萍萍;唐利芹;董莺;102-105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前沿”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蔡煜航;黄嘉津;林美琪;106-109
基于CiteSpace的认知能力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罗茜;张雷;110-113
课程思政
试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教材体系建设肖羽琦;114-117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以市场失灵为例阮文虹;刘小春;118-121
社会热点在管理学课程中的思政教学实践——以C919大飞机项目为例刘少丽;史振厚;122-125
自我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严佳燕;王钦;126-129
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李锋;周立明;130-132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原子结构发现历程”为例范伟;刘艳艳;李刚;邹明静;王英玲;133-136
专业认证背景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武海霞;刘翠云;吴慧芳;137-14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徐艳霞;141-144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交互式教学模式:内涵、困境与路径邓玉娜;145-148
高职“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困境与策略研究李裘;149-153
轨道交通学生顶岗实践管理模式探讨——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陈燕;154-157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孟聪;史素娟;李文双;158-160
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卫生学校“三教”改革路径研究刘宇;161-165
基础教育
表现性评价:促进育人本质回归姜畔;佟玉英;166-169
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构建路径探索姚莉;170-173
幼儿教学中手工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罗泽红;174-177
文化博览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郭珊;王莉丽;张皓琳;178-181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流浪地球2》字幕翻译夏晓君;182-185
高校图书馆业务外包的问题与对策黄健;186-188
龙头老太(续前)方兆祥;189
平原的密码(续前)许辉;190
荷兰风格派艺术衍生品研究李艺;李念;191-194
徽州臭鳜鱼阮文生;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