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投稿须知 » 正文
《当代语言学》投稿须知
 
更新日期:2023-12-08   来源:当代语言学   浏览次数:7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当代语言学》1.来稿范围本刊主要刊登三类文章:1)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研究性论文,尤其欢迎对某一

 
《当代语言学》
1. 来稿范围
本刊主要刊登三类文章:1)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和其他语言的研究性论文,尤其欢迎对某一语言现象作深入考察并具有理论意义的文章;2)当代国际语言学前沿领域的综述;3)有独立见地的书评。来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支学科:
语音学 音系学 句法学 语义学 语用学
语言获得 语篇分析 语言哲学 社会语言学
语料库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语言类型学 历史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2. 投稿方式
本刊不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传统邮件投稿,需通过官网投稿平台投稿。
3. 稿件组成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稿件中不可出现作者个人信息、基金项目等,稿件组成如下(按顺序排列):
Ø 中英文标题
Ø 中英文提要:研究性论文英文提要为长提要,按本刊版面1页左右
Ø 中英文关键词:限 5个词
Ø 正文:汉字为五号宋体,西文、阿拉伯数字为五号Times New Roman
Ø 引用文献
Ø 附录(如需要)
页面边距设置:上:42.5px,下:225px,左:105px,右:105px。
行间距:单倍
4. 正文
4.1章节标题
标题一律顶左独占一行,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表明次序及级别,如1.,1.1,1.2,2.,2.1,2.2,依次类推。
4.2 例句
编号用(1)、(2)、(3),依次类推。首行空2格。
4.3 图、表
图、表必须命名,居中置于图、表下方。编号用图1、图2,表1、表2,依次类推。
4.4 脚注
注解皆用脚注,用上标①②③……标出,全文连续编号。
4.5 正文征引格式
引文在正文表述中出现时,使用“作者(年份)”格式。在括号中注明引文出处时,使用“(作者 年份)”格式。
4.5.1 “作者(年份)”格式
如为单作者,中文列出作者全名,后加年份,无空格,如:吕叔湘(1980)。外文列出作者姓,如:Marantz(2005)。
如为双作者,中文列出作者全名,用顿号连接,后接年份,无空格,如:陈前瑞、胡亚(2015)。外文列出作者姓,用“和”连接,如:Bybee和Dahl(1989)。
如超过两个作者,中文列出第一作者全名,后加“等”,如:孟琮等(1999)。外文列出第一作者姓,后加“等”,如:Gazdar等(1985)。
同一作者不同年份按时间顺序用逗号连接,如:陈前瑞(2008,2016);同一年份需用a、b、c等区分,如:Marantz(2005a,2005b)。
不同作者按时间顺序排列,如:Gazdar等(1985)、Marantz(2005a,2005b)、陈前瑞(2008,2016)。
4.5.2 “(作者 年份)”格式
如为单作者,作者与年份之间空1格,如:(吕叔湘 1980)、(Marantz 2005)。
如为双作者,需列出全部作者。中文作者之间用顿号连接,作者与年份之间空1格,如:(陈前瑞、胡亚 2015)。外文作者之间用and连接,作者与年份之间空1格,如:(Bybee and Dahl 1989)。
如超过两个作者,只需列出第一作者。中文第一作者后加“等”,作者与年份之间空1格,如:(孟琮等 1999)。外文第一作者后加“, et al.”,作者与年份之间空1格,如:(Gazdar, et al. 1985)。
同一作者不同年份按时间排序,用逗号连接,如:(吕叔湘 1980,1986);同一年份需用a、b、c等区分,如:(Marantz 2005a,2005b)。
不同作者按时间排序,用分号连接,如:(吕叔湘 1980;Bybee and Dahl 1989)。
4.5.3 其他格式要求
文献有不同版本时,所参考的版本年份和初版年份都需列出,将初版年份置于方括号中,如:(王力 2005[1989])。
直接引文,需使用引号,并注明页码,如:吕叔湘(1980:7)指出,“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征引同一论著涉及多个页码时,按页码排序,用逗号间隔,如:(吕叔湘 1980:46,57,69)。页码起止页省去相同部分,如:(吕叔湘 1980:46-9)。
5. 引用文献格式
正文所引文献必须在引用文献中列出,且只列出所引文献,二者须一一对应。
每条文献顶格写,悬挂缩进2个字符。引用文献采用英汉双语对照格式,汉语文献需提供英语对应信息。汉字为小五号宋体,西文、阿拉伯数字为小五号Times New Roman。
引用文献按作者姓名音序排列,先按姓,再按名。同一作者不同文献按年份排序,作者名不重复列出,用“——”表示。
作者姓名须全拼,不能缩写。有汉语名的学者,需在拼音或外语姓名后注明汉字姓名。列举3个或更多姓名时,and前加逗号。
论文(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等)英语题目不用斜体(专有术语除外),首字母(含副标题首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书名要斜体,实词首字母皆大写。
页码起止页省去相同部分,如123-129写作123-9。
引用文献格式具体规范如下:
(1)著作
Lyons, John.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外语著作单作者)
Gazdar, Gerald, Ewan Klein, Geoffrey Pullum, and Ivan Sag. 1985. Generalized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外语著作多作者)
Lü, Shuxiang(吕叔湘). 1980. Eight Hundred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汉语著作单作者)
Meng, Cong(孟琮), Huaide Zheng(郑怀德), Qinghai Meng(孟庆海), and Wenlan Cai(蔡文兰). 1999.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Verbs Usage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汉语著作多作者)
(2)期刊论文
Lakoff, George. 1970. Global rules. Language 46, 3:627-39.(外语期刊论文)
Lü, Shuxiang(吕叔湘). 1986. Samples of sentences with subject-predicate predicates.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5:334-40.[1986,主谓谓语句举例。《中国语文》第5期,334-40页。](汉语期刊论文)
(3)论文集论文
Glucksberg, Sam. 1993. Idiom meanings and allusional content. In Cristina Cacciari and Patrizia Tabossi, eds., Idioms: Processing,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p. 3-26.(外语论文集论文)
Li, Linding(李临定). 1984. Types of sentences with double objects. In Editorial Office of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ed.,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s in Grammar, Vol. 2.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Pp.27-40.[1984,双宾句类型分析。见《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商务印书馆。27-40页。](汉语论文集论文)
(4)译本:
Boudr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Trans.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外语译本)
赵元任(Chao,Yuen Ren)著,吕叔湘译,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原著: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汉语译本)
(5)会议报告:
Tang, Sze-Wing (邓思颖) and Thomas H.-T. Lee (李行德). 2000. Focus as an anchoring conditio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pic and Focus in Chinese,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外语会议论文)
Hu, Jianhua(胡建华). 2006. Focus and qua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rm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in Chinese,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6, 焦点与量化。汉语形式与功能国际研讨会,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汉语会议论文)
(6)博硕士论文:
Thomas, Jenny. 1986. The dynamics of discourse: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nfrontational interaction. PhD diss., University of Lancaster.(外语博士论文)
Marantz, Alec. 2005. Objects out of the lexicon: Objects as events.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Vienna.(外语硕士论文)
Lee, Jieun(李知恩). 2011. Cross-linguistic studies on numeral classifiers. PhD diss., Peking University.[2011,量词的跨语言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汉语博士论文)
Shen, Qiaolu(沈俏璐). 2009. A study on the syntax of Zhoushan dialect. MA thesis, Shandong University. [2009,舟山方言句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汉语硕士论文)
(7)电子文献:
Puigdollers, R. Cristina. 2008. The nature of cognate objects: A syntactic approach. Proceedings of ConSOLE XVI, 157-78. http://www.sole.leidenuniv.nl [accessed 15, Jan. 2018](外语电子文献)
Feng, Zhiwei (冯志伟). 2011. Chomsky Hierarchy in grammar [语法的Chomsky层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d083c70100pkir.html [accessed 5, Jul. 2020](汉语电子文献)
注意:在线文献需提供登录日期。
6. 审稿过程及审选通知
来稿由同行专家匿名审阅。
本刊审稿周期为6个月,6个月后如未接到审阅结果,投稿人可自行处理。6个月内不可一稿两投,否则后果由投稿人自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当代语言学》投稿须知

下一篇: 《当代语言学》投稿须知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