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视点
找到新时代家校共育的密码李超;1聚焦
江苏省扬州中学 严济良3+82
江苏省扬州中学——人格健全 自治自动81独家策划
探寻未来教育新样态张俊平;朱从卫;王冬美;6独家策划_探寻未来教育新样态
未来教育视域下的四种学习样态张华;7-12
未来学校的本质理解和应然样态陈文艳;13-15+19
未来学校的价值坚守与教育愿景穆耕森;16-19
聚焦能力培养的未来课程设计唐晓勇;20-22
重构劳动:境脉思维与儿童未来发展庄惠芬;23-26教育观察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杨春;邹晓明;27-32区域教育
雨花记忆:区域红色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路径刘大伟;33-37苏派教育研究
苏派教育名家的教学风格探究陈平;38-43管理智慧
赋能“完整的儿童”:权利与公约张燕;44-45
思维可视化优化学校教育的实践研究费敏伟;陈正华;46-47
以正学课堂助力深度学习闵宇平;殷光黎;48-49+52
“大爱至真”理念下公民生长课程的校本实践檀时俊;俞永军;50-52
“志华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蒋洁;53-54
农村小学耕读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探索杨玲丽;55-57
“项目攻关”助推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姜宁兵;58-59
指向成功素养的项目式学习策略研究张坤;谢晶;60-61
在“快乐果园”校本课程实施中立德树人孙福娟;周强;62-63专题
学校课程的再规划与再设计孟晓东;64专题_学校课程的再规划与再设计
促进学校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解与实施策略吕红日;65-67
为儿童的学习打开另一种可能王笑梅;68-70
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实践——以江苏省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国际象棋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杨晓亚;71-72
课程设计的意义追问和实践探寻——以“春之醒”主题融合课程为例陆芳;73-74
基于学校文化视角的课程再设计田长青;75-76观点参考
让家校合作多一些“深度链接”董泽芳;77
课堂改进应协同三种力量许大成;78
以内生动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汪天玉;79-80
品读2
声音魏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