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无产阶级”概念的反思性研究邹广文;王吉平;1-8
重思马克思对蒲鲁东辩证法的批判徐多文;9-16
是矛盾还是张力?——对马克思主义双重品格的一个可能的解读祝和军;17-23
卢卡奇的意识革命与乌托邦救世主主义司强;24-29
形而上学与资本主义——索恩-雷特尔经济认识论评析李永虎;30-36
汉娜·阿伦特思想的“决断主义批评”之反思肖蓉;37-43
评布伦克特“回到马克思”的自由伦理学曲轩;44-51
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的历史缘起与文本分析韩奇;52-60
毛泽东研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三重渗透及其批判罗建华;61-68
美国“心理历史学派”的毛泽东研究及其历史唯物主义评判金星宇;69-73
“惊异”和“热爱”的哲学地位——张世英先生哲学观简析张祥龙;74-81
奥卡姆对决定论难题之解决——其自由意志论之探源江璐;82-89
“文明社会”与“商业社会”——苏格兰启蒙思想中的双重现代社会想象苏光恩;90-98
论作为一门欲望发生学的列维纳斯哲学王光耀;99-105
从邻人到第三方政治——论列维纳斯的“伦理-正义”的同构性与困境林华敏;106-112+141
情深而文明——舍勒爱欲观与佛教爱欲观的比较李革新;113-119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神”道养生学论纲翟奎凤;卢金名;120-128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李友广;129-134
从韩非的防壅意识看“术”在法家思想中的地位薛小林;135-141
王阳明“临终遗言”献疑与辨证——兼论《阳明先生年谱》嘉靖本与全书本的差异邓国元;王大印;142-147
正反循环与利害抉择——《老子》是如何证成“无为”的?龙涌霖;148-153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云龙;154-160
《现代哲学》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