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课外语文
课外阅读的秘密1-2
《己亥杂诗》阅读鉴赏教学策略刘光英;5-6
浅识楹联平仄规律张勇华;7-8
小学语文叙事类作文双向细目表的编制张坤;9-10
大背景环境下农村初中生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郭冬青;11-12
浅谈整本书阅读策略的探究钟大海;13-14
跨越时空的人文精神——鲁迅与莎士比亚比较分析陈蓓蓓;15-16
小学生课外阅读培养方案研究周建丽;17-18
课外语文_朝读夕诵
山中王勃;3
语文论坛
农村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思考姚玉莲;19-20
构建关注生命教育的高职语文智慧课堂赵斌;21-22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现状及改进策略魏金秀;23-24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吕曼;25-26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周树山;27-28
生本理念下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张晓敏;29-30
农村初中学生如何提升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田野;31-32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素养探究翦铁刚;33-3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肖亚宁;35-36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推进课的教学探索苏英燕;37-38
初中语文教学应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蓝兵强;39-40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魏丽娟;41-42
农村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策略浅谈何燕燕;43-44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李玉新;45-46
民族地区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苟怀录;47-48
高校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桂小敏;49-50
教材教法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刘兆波;51-52
聚焦于“情境”与“活动”——谈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问题与对策钱烨;53-54
探究农村学校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侯维忠;55-56
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困境与突围——多措并举破壁垒,吟咏仿写觅诗情吴中伟;57-58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初探岳文婷;59-60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探析晁艳秋;61-62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开展群文阅读的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李宝金;63-64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教学中的应用濮鲜花;65-66
小组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王倩倩;67-68
部编版初中语文现当代诗歌“诗教”策略探讨王晓艳;69-70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王晓芬;71-72
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研究茅宇;73-74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陆燕;75-76
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刘得龙;77-78
巧用思维导图,将整本书阅读成果可视化孙胤爽;79-80
课改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高效教学唐程娟;81-8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李玉元;83-84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分析王玉平;85-86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教学策略探究马国翠;87-88
让心灵之花尽情绽放——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仝晓霞;89-9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景拴香;91-92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曾霞;93-94
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助力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桂瑞宏;95-96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有效融合陈广香;97-98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郑茜;99-100
刍议创新型教学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马淑媛;101-10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刘亚茹;103-104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渗透策略王明明;105-106
新课标下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张雨田;107-108
阅读与作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魏天荣;109-110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方法研究李守娜;111-11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王兴智;113-114
对深度学习的小学习作教学实施策略的思考倪幼丰;115-116
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实践思考研究徐姗姗;117-118
个性化阅读与阅读喜好养成的探究袁斌;119-120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情景教学郭慧;121-122
高中语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火明彩;123-12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张海生;125-126
关联阅读在教学中的应用张云娜;127-128
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类型作文教学法的应用探析杨建斌;129-13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探究刘丽芳;131-132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融合策略的初探黄祎林;133-134
基于任务情境的写作教学探究姜秋云;135-136
思维训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诉求彭方;137-138
汉语研究
传统汉字构形理论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任今梦;139-140
触摸汉字的脉搏——培养低年段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策略探讨朱欢欢;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