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学评价
科幻的传承——刘慈欣对儒勒·凡尔纳科幻作品的接受研究陈澳炜;1-2
《梦之浮桥》中谷崎润一郎的母性思慕探析罗青;3-4
《论语》“孝”之辩证思考及其当代价值阙培;5-6
文学移植与主体重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现代性改编刘幸;7-8
曹雪芹笔下贾母人物形象分析鲁金湛;9-10
创伤中成长: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分析《地下铁道》冯丹丹;11
母亲的屈服——《城南旧事》里的母亲形象简析刘文凤;12
《红楼梦》三英译文对比赏析姚雪娇;13
浅析石舒清短篇小说的主题意蕴宋兴芳;14-15
《金枝》与中国古代厌胜之术张悦;16-17
《舞姬》与《霍小玉传》中爱情悲剧的比较探究张晓桐;18-19
宁夏籍作家讲好宁夏故事研究——以《走出黑眼湾》为例杨眉;20
荣格文艺思想研究——以《如懿传》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张晶;21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对余华文学作品的解读张海燕;22
中国文化视角下对《培根随笔集》部分主题的解构与重释李双成;23-24
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作家笔下的“孤独”书写李扬;25+27
沈从文旅青时期文学活动研究姜俨珊;崔新宇;纪晓琛;林昊颖;26-27
清代文章叙事研究——以《红楼梦》为例李小满;28
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研究李春莲;29
浅析林锦微型小说中的悲剧意味杨眉;30
孙犁晚年散文创作风格研究:以《残瓷人》为例沈日方;31-32
《福建省——华侨故乡的现状》中的福建洪瑜瑛;33+35
传统公案小说到近代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王可;34-35
解读电影《活着》的叙事艺术与命运主题王春;36
论士燮的学术成就与贡献王皓;37
老舍——从吃食描写窥视民生王益然;杨明月;郭可馨;38+46
唤醒温情,抚平伤痛——试论《活着》的现实意义瞿卓凡;39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国内外研究述评穆楠;40
外国文学经典重读与外国文学研究苏丽敏;41
浅析《青春之歌》的当代教育意义董秀娟;42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以小说《百合花》为例高山;43
空间批评理论探析魏微;44
客家地域民歌元素在人物刻画中的应用研究——以电影《等郎妹》中的“润月”为例郭瑞姣;45-46
浅谈《背影》的叙事艺术黎婷;47-48
浅谈张天翼的童话创作——阅读童话《大林和小林》有感祝敏;49
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喜福会》王晓姝;简丹;50-51
菁菁校园
论通俗文学的意义叶承起;78
从“至情”看“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赵欣璇;99
诗词解析
徜徉西山寄真情 读懂西山寻自我——《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解读徐新亮;100
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伍宜倩;101
理学对南宋后期辞赋文学精神的影响侯海艳;102-103
浅析陶渊明诗作的精神向度张丽佳;104+135
品读古诗词,培养鉴赏能力——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张艳花;105
未落一滴泪,却满是愁肠——试论古诗词里的“伤心”徐越;106
探究传统诗文的创新学习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李春芸;107
苏东坡精神突围因素——以苏东坡诗文为例韦静;108
意境引领——善于抓住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抓手李华;109
初中古诗词吟咏教学实践初探方利云;110
南渡词人群体咏史怀古词主题探究李心如;夏雨;111-112
小学语文教学中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杨化玲;113
谈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哲学智慧胡娜;114
欧阳修的悲剧意识——以欧词为例许静;115
职高版《琵琶行(并序)》赏析赵华江;116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郑板桥《扬州》诗二首赏析陈英姿;117
如何在古诗词鉴赏中感悟传统文化马翠娟;118
语言研究
浅析艺术设计创作过程中的形式语言建构张腾;119
插画视觉语言形式在文创产品创意中的应用研究陈凡;杨芳;120
浅谈俄语语言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于海霞;徐金萍;121-122
跨文化视角下初探英语语言测试中的文化因素刘咏丹;123-124
埃及课堂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周沈佳巍;125-126
浅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展露露;127-128
释“甘”岳芳;128
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徐亚岚;129-130
俳句汉译的形式研究王云洁;132
浅析语言艺术的魅力——以《拉萨的天空》为例李培培;133
翻译美学视角《荷塘月色》译本对比浅析汪梦宇;134-135
中俄身势语文化差异探究赵星雨;136-137
语言积累在语文素养提升方面的重要性运燕;138
西部裕固族语言文化研究综述邵燕;139-140
古代体育用词研究张树静;141+163
伦理学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的现状和使命——以苏轼诗词为例闫诺诗;142
指示代词“这里”和“这儿”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刘雨龙;143+145
从《心灵捕手》看对心理学的翻译唐昱;144-145
群文阅读
含英咀华悟情深——文言文教学中朗读对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作用黄志华;146
初中现代散文参与式教学分析孙伟伟;147
中职经典阅读“双线并行”育人理念的探析朱腊梅;148
小学课外语文阅读指导——议《草原上的小木屋》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张娅萍;149+151
阅读教学中语言实践能力提升策略马安玉;150-151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指导张??;15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张晨;153
热血难敌冷香——评薛宝钗严卓彤;154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杨洁;155
关于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研究隆雪芹;156
写作指导
谈初中语文写作策略的思考张??;157-158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何延娥;158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吕保国;159
试论散文教学与高职学生叙写能力的培养袁亮亮;16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郭瑞;161
文化万象
全媒体视域下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邹静;162-163
简议老子的处世哲学吴健峰;164
“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对策探讨程佳钰;165-166
戏仿流变考潘谷端阳;167-169
在戏曲文化教育中培育初中生审美情趣的意义及方法途径常艳红;170+172
浅述老子的哲学思想刘秀平;171-172
渭南地区本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勾若楠;173
歌曲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孙路遥;174
论书法艺术的现代传播岳王泽兴;175
歌剧《木兰诗篇》选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浅析张书斌;176
简谈高校图书馆员文化研究与文学素养的提升李火苗;177
重为轻根——还原老子道德经系列四孙凯;178+180
从张爱玲与林语堂外译成败的原因谈中国文化走出去李英;179-180
文化心理学视野的湖南中华老字号文化传承探析陈鑫溢;丁凤;戴文霞;181-182+184
明末唯识学研究综述温欣达;183-184
长沙屈贾风骨廉脉千年王梦欣;185
黄梅戏《天女散花》艺术审美赏析夏静;186+140
宋体字的发展与印刷术内在联系探究许耘洲;187-189
有关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李爱芳;190
简析吴澄心性思想诺敏;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