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学研究》征稿启事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共同主办,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协办,编辑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共同组成。《大学外语教学研究》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该领域凝聚一批专家学者,为大学外语的教学改革搭建学术平台,使该平台一方面成为引领我国大学外语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另一方面为我国大学外语教育事业积蓄后续力量。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聚焦于我国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公共外语教学与科研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探讨大学外语教学理论与方法,交流大学外语教学与改革经验,评介大学外语教学与科研图书资料。包括“语言政策”“教学理论与实践”“测试与评估”“教材研究”“信息技术应用”“教师发展”“国外外语教学”“学术会议综述”“书刊评介”“观点争鸣”“课堂设计”等领域。
欢迎外语界专家学者对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和理念进行思考与讨论,同时期待一线教师结合本人或本校经验对大学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科学的探索与总结。此外,也欢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家学者对大学外语教学的真知灼见,以推进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科研向纵深发展。
一、来稿要求
1. 来稿力求精炼,论文以10 000字以内为宜,重点稿件可达12 000字,书评、会议综述、观点争鸣、课堂设计6 000 字以内为宜。
2. 稿件请按中文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标题、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顺序撰写,用WORD软件处理和打印。
3. 另页写明作者姓名、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职称和详细联系信息,包括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等,以便联系。
4. 接受用中、英文撰写的稿件,作者需自行负责稿件文法的正确与通顺。
5. 稿件体例请参阅“《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
二、稿件处理
1. 来稿请发至编辑部邮箱。
2. 按国际学术界通行做法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投稿4个月未获录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来稿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3. 稿件文责自负,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编辑可对拟用稿件作必要的修改或删节,不同意者请在来稿中事先声明。
4. 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对发表的稿件,不付稿酬,届时将寄送当期样书2本。
三、编辑部联系方式
南京: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编辑部 210023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2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编辑部 100029
《大学外语教学研究》稿件格式要求
1.稿件构成
中文标题、摘要、关键词
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
正文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如果有)
作者姓名、职称、研究方向、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另页)
2.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200~300字,英文摘要300~350词。另请择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词3~5个。
3.正文格式
1) 小标题 一般单独占一行,左对齐。
2) 层次编码 使用1.1、1.2、1.3的格式。
3) 正文 正文采用5号宋体字。引文务请核实无误,并注明出处。
4.注释
注解性内容分附注、脚注和夹注三种。
1) 附注 一般注释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1、2、3……,在正文之后写明“注释”字样,然后依次写出数码1、2、3……和注文。
2) 脚注 对标题的注释或对全篇文章的说明以脚注的形式处理, 注号用* 而不用阿拉伯数字, 列在当页正文下方,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3) 夹注 对文稿中的引文和所依据的文献无需特别说明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及引文页码,例如:
(桂诗春,1998: 96)
(Mackey,1965: 50)
(Richard & Rogers,1982: 153)
(Dogil et al.,1996: 481)
(Wen,1993;文秋芳、王海啸,1996)。
5.引文
引文较长者(中文100字以上,外文50词以上)宜另起一行,不加引号,左边整体缩进一格。
6.译名
外文专有名词和术语一般应译成中文。不常用的专有名词和术语译成中文后,宜在译名第一次出现时随文在括弧内注明原文。英文人名可直接在文中使用,不必译成中文。
7.例句
例句较多时,宜按顺序用(1) (2) (3) 将之编号。每例另起,空两格,回行时与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
8.图表
图标题置于图的下方,表标题置于表的上方,图/表标题的格式为:图/表号+空格+图/表标题。例如:图1 数字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条目按作者姓氏(中文姓氏按其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中外文分别排列。外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文献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每个文献条目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书目题名及类型标识(专著为[M],论文集为[C],期刊文章为[ J],论文集内文章为[A],博士论文为[D],硕士论文为[MA],工具书为[Z],报纸文章为[N]),专著、学位论文、论文集注明出版地、出版者,期刊文章注明刊名、刊物的卷号和期号、文章的起止页码。外文书名以斜体书写,实词首字母大写。外文论文篇名以正体书写,仅篇名首字母大写。每条顶格写,回行时缩进两格。例如:
Foong, K. & M. Vallance. 2005. Teaching English to Chinese ESL Students: Classroom Practices [M]. Singapore: Pearson Education.
Hu, G. 2007. Developing an EAP writing course for Chinese ESL students [J]. RELC Journal 38: 67-86.
Kasper, L. F. 2000. 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 [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Peters, A. M. & T. B. Stephen. 1986. Interaction routines as cultural influences up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 In B. B. Schieffelin & E. Ochs (eds.).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C]. Cambridge: CUP. 80-96.
杨惠中、C. Weir.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林莉兰. 2014.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保障机制探索 [A]. 载王守仁、文秋芳、金艳(编). 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研究:理论与实践 [C].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Z].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守仁、王海啸. 2011.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 [J]. 中国外语(5): 4-11.
文秋芳. 2012. 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 [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283-292.
网上下载的文献应注明相关网页的网址,如:
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http://www.polyu.edu.hk/cbs/jy/teac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