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化哲学
“文化人假设”的发展历程与哲学反思赵龙龙;6-12
马克思生态哲学视域下乡村环境治理研究李海艳;13-16
论儒家思想对杜甫诗歌的影响李丽黎;17-20
论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真理观王旭;21-24
朱长文《琴史》中的心性观探究朱玉然;25-28
马克思对于黑格尔“精神”哲学的继承与超越姜昕玥;29-32
文化遗产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女性传承人现状研究王丽丽;37-40
中国神话叙事中的玉文化研究武靖佳;41-44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以江西省赣发绣为例严芮圻;45-48
“一带一路”背景下越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以绍兴市为例刘俊;49-5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策略研究郭晨虹;54-57
山西武乡顶灯秧歌的历史沿革冯宝江;58-61
文学评论
管窥宗白华《美学散步》的文体气质与生命美学周柳伊;62-65
空间叙事、隐喻艺术与传奇性书写——解读王安忆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刘奕含;66-69
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小说和诗歌为例亓燕燕;70-73
论自传记忆书写和身份认同之关系——以西班牙“27年一代”女作家自传为例归溢;74-77
浅论网络文学作家桐华的作品文风王晓侠;78-81
颤栗的突围者——从《使女的故事》看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与重构赵琳琳;徐鹏飞;冯晨晨;82-85
基于《呐喊》的语言艺术研究王丽琼;86-89
法律文化
论外卖平台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尹新宇;90-93
论侵害人格权益财产损失赔偿中的法院酌定刘俊杰;94-97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法律机制研究阮紫桐;98-101
浅析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的研读与完善史江涛;李夏楠;102-105
试论刑事追诉时效条款第八十八条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王媛;106-109
浅议个人信息在教学“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中的风险防范魏娜;欧伟一;110-114
文化观察
文化自信视域下“诗词大众化”现象的探析——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李聪;田云刚;115-118
论抗疫环境下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自信马敏;119-122
文化产业
艺术教育与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分析刘利;王璘;123-127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王国洪;姚倩倩;128-131
文旅融合背景下庐陵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白鹭洲书院为例殷耀宁;黎明辉;132-135
传媒文化
变迁中的海南女性形象——以海南本土电影中的女性代表为例周燕;陈英;136-139
山东电视剧地域文化视觉形态研究冯秀彬;140-143
文化与教育
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研究——以国家博物馆为例陈仪;144-149
职业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调查研究王晶;150-153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谢迪嘉;154-157
廉洁教育融入高校“双创”教育机制研究钱倩;158-16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究褚亚申;162-165
关于实用文体中的再造想象探讨张俊慧;166-169
高无聊倾向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研究万红;170-173
生命教育视角下《庄子》对当代大学生的启迪苏霞;174-177
研究综述
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20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述评漆凌云;姚小凡;178-185
近20年东魏北齐考古发现与研究艾晓晨;186-189
学术语篇中立场副词的研究综述黄晓凯;赵华威;190-193
语言与文化
国内外电商网站语言景观研究畅秀玲;194-197
动词“吃”的音义关系及其配价研究李林燕;198-201
从句法制图理论看汉语“是”的两种结构位置刘亮;李音翰;202-205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周雪峰;206-209
基于《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创作风格研究吕昕;210-213
论余华《兄弟》的翻译形象塑造——以何碧玉译本为例唐小璐;214-217
英语语体学及其对翻译的启示潘小丽;218-221
文史论苑
永乐迁都与两京体制下的经学科举郭素红;222-225
论《楚辞·招魂》的书写艺术对西汉辞赋之影响——以枚乘、司马相如为例何祥荣;226-229
纳兰性德“咏史词”中的文化认同分析闻锐;230-233
鹿何致仕年龄考辨朱延;234-237
朱希祖《云南两爨氏族考》与《云南濮族考》学术写作研究李春宏;238-242
古代文献中“他者”对铜鼓的想象与建构王海迪;马君红;243-247
《孟子》在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与译介张珍;248-251
战国两湖地区玻璃器本土化初探宋勍;252-255
稿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