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投稿须知 » 正文
《中国发展》投稿须知
 
更新日期:2023-04-25   来源:中国发展   浏览次数:4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发展》投稿须知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发展》的质量,加强编辑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适应期刊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结合本刊

 
《中国发展》投稿须知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发展》的质量,加强编辑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适应期刊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结合本刊的具体情况,本刊对来稿作如下要求,希望广大作者给予支持。研究论文均要求附与中文摘要具有相同内容的英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本刊特别声明,不接受一稿多投、雷同稿,要求论文所反映的信息及学术成果须为作者原创并且未公开发表。稿件一经录用,将随着本刊在相关网络媒体传播,并在纸版期刊发表时一次性支付稿酬,不同意的作者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说明。具体要求是:
1 题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有相应的英文题名,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
2 作者及工作单位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首字母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姓、名均不能缩写。
(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
(3)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多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序号,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分隔。作者工作单位的英译文还应在邮编之后加“,China”。例:
王志刚1,陈向东2,诸葛英3
(1.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2.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西安710049;3.上海交通大学能源工程系,上海200030)
WANG Zhigang1,CHEN Xiangdong2,ZHUGE Ying3
(1 Department of Thermal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 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49,China;3 Department of Power & Energy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
(4)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必须有通讯作者。
3 作者简介 
文章主要作者可按下列顺序刊出其简介: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任选);在读研究生应刊登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E-mail)。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分隔,最后以“。”结束。本刊主要刊登第一、第二作者简介。例:
作者简介:王欢(1971-),男(壮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199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修,主要从事太阳能利用研究。
4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指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分号“;”分隔。项目后给出编号,编号用()括起。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5-20-74)
5 摘要
(1)中文摘要的编写执行GB/T 6447-1986规定,篇幅为200~300字,英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
(2)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
(3)中、英文摘要应具有相同的内容。中文摘要前加“摘要:”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标识。
6 关键词
(1)一般选3~8个关键词。按GB/T_3860-1995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也可以作为关键词标出。词间用分号“;”分隔。
(2)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前冠以“关键词:”,英文前冠以“Key words:”。
7 中图分类号
在中文关键词的下方,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4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号,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
8 文献标识码
在“中图分类号:”后空两格,填写本文的“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共设以下5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综述、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9 正文
(1)所有标题号均左顶格排。(2)标题号格式如下:
0 前言(引言)
1 ××××××第一级;
1.1 ×××××第二级;
1.1.1  ××××第三级;
10 文章中的图表
(1)本刊规定,一般每篇文章图表总数不超过6幅/个,均应编排序号。图表题名应简短确切,中英文对照。
(2)图包括曲线图、柱状直方图、构造图、示意图、流程图、记录图、布置图、地图、照片等。坐标图用直角坐标图,应标明坐标名及其国际单位。图表中变量名与单位之间用“/”分隔,复合单位采用指数积形式。
(3)计算机绘图应选取合适比例,图中字母变量均用斜体、字号用“六宋”,以便直接使用;手工描图须用绘图纸清绘。所有图均需提供两套,其中一套为不标任何字母、符号的空白图,以便扫描植字。主要线条均用细实线(不小于0.6mm)、粗细均匀,多条图线之间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清晰可辨,曲线过度圆滑。
(4)图、表均应具有自明性,即图、图题、图注(例)清楚明了。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重复列表。
(5)表格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线表。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的缩略词和量的符号必须与正文中的一致。
11 参考文献
(1)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主要责任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后面加“等.”字样。姓名之间用逗号“,”分隔。
(2)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包括政府文件、政策法规)A,舆图CM,其他Z。
(3)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张鹤飞.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73-113.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王应宽.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研究[D].北京: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6.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5]霍斯尼.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15-20.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6]应义斌,饶秀勤,赵匀,等.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产品品质自动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3):4-8.
c.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例:[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第五届会议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10]姜锡洲.一种热外敷用药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
例:[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6)[2003-09-08]. 
h.各种未定义类型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发展》投稿须知

下一篇: 《中国发展》投稿须知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