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青年观察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导控刘小莉;1-3
马克思主义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中的社会引力及历史背景条件张佳园;4-6
从职业锚看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杨仑;7-8
区块链特征对艺术教育资源传播的影响丁聿;9-10
疫情下的存在主义哲学思考崔笋雨;11-12
青年参与课题
情感心理账户和感戴水平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普琳洁;陆冬梅;李腾飞;13-16
《苏伊士之东》中黛西爱情悲剧的成因彭自平;钱晓虹;17-19
浅析游戏对幼儿的作用及应用策略刘宇;孟倩;20-22
二次利用·大学生闲置物品驿站平台建立概述蒋张若倩;董泽炜;耶彤;23-25
城市机动车停车收费困境及完善举措研究——以岳阳市为例冯钟瑶;26-28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日语听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日语专业为例李燕;29-30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挑战分析王齐;31-32
关于高中英语“持续静默阅读”实验的开展与反思程松梅;33-34
“日语+”模式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汪慧敏;35-36
基于仿真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数控车削加工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探究刘建豪;葛金翠;李宇;金星;37-38
iTEST自主学习平台下听力教学模式和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倩;张益家;39-40
高职青年英语教师中国文化自信树立的现状及其培养研究莫媛媛;41-42
由传统课堂模式向对分课堂模式的转变——以《综合日语》课程为研究对象刘文静;刘子静;王天添;43-44
高等学校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李尚越;吴丽娜;45-46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课程的安全教育探讨晋鹏;马婷;47-48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股权资产估值》课程为例胡小文;包晓悦;49-50
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文学对大学生影响研究崔子贺;彭泽龙;丁晨东;顾雨晨;51-52
基于学科竞赛的统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程从华;王静;53-54
幼儿园戏剧活动开展的问题及对策黄玉娇;55-56
应用型大学本科理工学院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陈书旺;57-58
创业教育视角下交通高职院校贫困生发展型资助初探王琼;59-60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辩论平台的搭建王皓;61-62
原创动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以天津高校大学生为例王昕;王慧秀;63-64
延安老区抗战老兵生存现状及改善建议——基于延安市八一敬老院调查王雪;薛舒凡;65-66
高校写作教育中创意写作与传统写作差异分析向勇燕;67-68
高职无机化学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探索张凤;69-70
民办高校大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对策张巍馨;蔡亮;冯杰;白娜;陈青园;71-7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张瑜;73-74
儿童文学英译体系研究——以曹文轩作品为例张云;75-76
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赵勇;77-78
大学生志愿活动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管理学院为例卓文琨;龙永锐;魏迅鸿;79-80
曾国藩女子教育思想初探唐小晶;81-82
新政策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精准认定问题及对策研究徐丽;83-84
基于“互联网+”形势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魏信平;张俊华;85-86
青年论坛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陈志刚;87-88
《动物农场》中的效应探讨董丝丝;舒敏;李文玉;89-90
线上教学的探析胡娇娇;91-92
美声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胡雪;93-94
民族室内乐演奏的科学训练方法分析李静;95-96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地理教育中的应用刘海波;97-98
微课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马玲;99-100
南京5A景区公示语韩语翻译问题分析研究朴正实;刘洁;101-102
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提升申小军;103-104
词块教学对学生产出性和接受性词汇能力的影响探讨汪宁;105-106
基于美声唱法在演唱及声乐教学中的融合研究武晶晶;107-108
高校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与实践肖非常;109-110
疫情下五大策略重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环境杨斯淇;刘静;111-112
高等院校线上主题班会实践模式探析——以w学院为例杨泽;113-114
网络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分析尤秀秀;115-116
大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有效性及整改问题的探究张秋菊;董新亮;117-118
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服务社区的有效模式研究张燕;谭静静;119-120
“虚实结合”教学方式在《光纤通信》实验中的应用邹亚琪;陶苗苗;121-122
新媒体技术成熟下媒介融合的三个趋向探析张耀文;123-124
青年文化
浅析廉想涉文学批评李南希;125-127
冯友兰“别共殊”思想研究杨洋;128-129
从国画创作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贾茜;130-131
青年历史研究
论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择偶观的变化及其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妇女杂志》为例李佳莹;倪畅;章夏喆;顾亚婷;熊颖蕾;132-134
试论汉代皇帝的罪己诏张玥;135-136
青年与社会治理
行政管理工作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分析陈选梅;137-138
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管理艺术杜宇;139-140
新时期消防部队基层政工干部素质结构分析刘峰;141-142
探究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中的群众艺术培训刘志平;143-144
烟草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实践策略田丽;145-146
精益管理模式在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实践张钟;147-148
青少年教育与心理
心理学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研究曹静;149-150
微媒体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程元鹏;151-152
网络环境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夏静;153-154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杨梅;155-156
医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实践路径分析周君男;魏泽宇;石菲菲;157-158
青年职业教育
高职护理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刘一凡;159-160
关于“养老模式”的探索及分析陈璐;161-162
文学教育人本缺失及应对策略研究董红梅;163-164
针对高校建设教学秘书队伍的研究蒋水金;165-166
浅析《论语》诗教功能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系李乐;167-168
语言表达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李滟蔚;169-170
浅析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的创新管理与实践梁文全;171-172
四川高职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策略廖傲梅;173-174
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刘黎;175-176
高校辅导员如何构建高效的学生管理体制马娜娜;177-178
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木雕艺术的应用探究彭湛;179-180
高职院校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实施与反思——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唐民民;181-182
运动技能学习的情境性与身心发展的整体观张建晟;183-184
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策略朱超武;185-186
青少年教育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王玉敏;187-188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陈阳;189-190
中职学校高职升学班工作之我见李淑翠;191-192
初中语文古诗歌教学方向之读诗悟诗庞佳;193-194
中职学校过程性评价的实施与效果探究乔彤瑜;蔡霄萍;焦文霞;195-196
机电在线教学的探讨张宏;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