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环境动态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1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题会议2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会贾君强调科学编制规划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3
如何让“生态环保”插上科技翅膀?贾君赴黑龙江省科技厅交流对接科技赋能4
生态环境+科技!两部门合力打通科技赋能环保链条4
环境管理
青少年环境意识特征研究隆正霞;田健池;杨金花;张林秀;孙彦;5-8
中国生活垃圾主要处理方式和年运行费用分析及“十四五”政策研究邓乂寰;刘抒悦;吴坤;赵泉林;叶正芳;9-13
中国固体废物的“二重性”现状与反思——以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例李如意;14-18
城市黑臭水体网络治理模式研究仝奔;19-23
地下水超采对水环境的影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于丽敏;24-28
环境规划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及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支撑性研究李晓亮;王红梅;罗兰;吴健芳;李宇婷;29-32
沿江化工园生态功能区划与建设研究——以宜都园区为例刘杨赟;陈芳清;黄永文;雷宇;33-37
大气污染时空特征的景观园林绿化布局优化模型研究高洁;赵翠;38-42
生态环境保护的城市型森林公园规划布局优化方法研究孙伟韬;43-47
环境法规
基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垃圾分类及其污染的法律治理研究薛存科;48-52
环境研究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的国内生态网络研究王贝;刘纯青;53-58
区域工业源排放TSP的健康风险区识别技术研究李宇婷;柯屾;王红梅;59-63
银川市重污染天气分型及预警预报方法研究武万里;纳丽;王淑丽;64-68
海绵校园雨水径流污染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鹿巍;朱文秀;赵玉秀;69-72
多雨环境下地下深基坑排水环境污染负荷控制方法研究尹珩;曾同;樊宇亮;73-77
西安至十堰高铁穿越秦岭段饮用水源地环保选线研究胡文丽;78-82
金属矿区域浅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研究雷耀东;刘波;屈百茹;83-87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对地下水的污染及其整治措施研究吕海滨;刘世强;于文铭;88-92
基于流域分析方法的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研究姚爱冬;张冬阳;93-97
粤港澳大湾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田翠翠;朱忆秋;褚艳玲;徐婷婷;陈龙;98-103
防治技术
水体悬浮物遥感反演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崔梦莹;孙永华;李梦君;104-107+112
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Orbal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研究付朝臣;刘家宏;栾清华;窦鹏;周晋军;108-112
重金属水污染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刘胜男;谭哲亚;113-116
细胞内聚合物诱导导电聚苯胺提高厌氧污水处理产甲烷量研究姚兵;鲁鉴予;117-120+130
基于地质雷达的地下排污管线损伤位置探测方法研究庄志刚;谢仁权;121-124
生物法脱氮技术在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中的作用研究孙伟;125-130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污水控源截污方法设计研究刘世强;吕海滨;于文铭;131-135
监测分析
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建模研究刘青;李典;王立为;徐亚琪;吴宇童;136-140
基于宽谱段红外光谱遥测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研究谢韶芬;141-145
基于物联网的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监控系统研究金民;146-150
生态环境
基于人工增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曹永民;古康乐;李念;151-154
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破坏范围的划定研究赵明宣;靳月文;155-158
非点源水生态污染下湿地污染水体修复措施研究魏路锋;宋金;159-163
城市景观生态河道水污染总量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杨章庆;164-169
港口航运作业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贺敬怡;李金钊;170-173
清洁生产
物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陶天琪;桂敏;张爱博;李祝;174-179
环境评价
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土壤空间风险区划分研究——以乐安河流域为例张秀艳;王红梅;罗兰;吴健芳;李宇婷;180-184
雷暴大风天气下林业生态环境脆弱性模糊评价研究柴瑞;王冠;宿海良;王爱军;185-189
工业重金属废水污染下地下水环境易损性分区评价研究孙玉林;宋海龙;刘波;王光凯;魏新力;190-194
挪威工业技术研究院(SINTEF)开发出低成本工业二氧化碳捕集技术97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研究可回收的新型3D打印电池140
《环境科学与管理》杂志稿约195
本刊严正声明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