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研究探讨
五种柞园害虫防治试验赵世文;1-2+86
洋葱皮色素的提取及在亚麻织物上的染色研究吴济琼;汝吉东;3-4
维摩诘经变中各国王子服饰上的团花纹样研究陈薪伊;刘瑜;5-6+41
涤棉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对比研究唐麒麟;瞿静;7-8
淮阳泥泥狗“燕”纹饰和造型的创新设计研究邱晨阳;张莉;9-11
天然纤维面料对抽褶形态的影响韩沁利;孙子淇;孙银银;吴建兵;12-13+25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客家服饰时尚化研究黄秀丽;胡方;14-16
“别现代”视域下中国当代时装艺术审美研究冯志学;17-18+51
基于腰部关节活动的人体皮肤形变研究周铭鑫;何佳琦;19-20+48
技术应用
岭南传统服饰的技术与艺术特征袁赛南;万志琴;李海雯;21-23+72
京剧脸谱纹样的创新设计——以三块瓦脸为例马秋蝶;24-25
当代服饰美学中的藏族符号设计与应用郑静;26-27
辽宁满族传统民族服饰图案虚拟数字化研究及思考巴妍;马黎;28+67
敦煌飞天形象在国潮服装上的应用张宇杰;温兰;29-30
中式元素在新中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邓海娟;31-32
裤子左右片单开线袋缝制模板的研究郭淑华;33+76
木棉纤维的几种鉴别方法李琳;张技术;黄剑平;34-35
褶饰袖结构设计中对褶饰的运用分析李大猛;邹平;36+62
20世纪80年代影视作品对国内牛仔服装的影响张晓旭;37-38
渐冻症患者功能衣的设计张雨;姬凯音;李婉婷;周金儒;王语婷;39
防寒保暖技术在现代服装上的应用研究池泽俊;杨亚;40-41
天然染料石榴皮色素的提取及织物染色研究进展刘宇;王韬瑞;苟钟琴;林雅茹;张小龙;姜健;42+35
披肩面料感性分析及服用性能研究陈羽;马维;43-44
合体女上装(A体型)肩部稳定性纸样设计的研究刘瑞洲;45
基于正交设计的面料三要素感性分析谢洪;穆红;46+81
儿童虎头鞋形制结构比较研究庄立新;47-48
仿生服装设计研究游润清;杨亚;49+54
曲线分割在立体裁剪中的应用宋欣燃;邹平;50-51
连衣裙款式的感性分析研究付鹏纯;臧健;52-54
非遗视阈下《当家主母》中的缂丝文化研究张源;杨春慧;55-57
软壳冲锋衣的热湿舒适结构设计晏瑞;刘康;刘雷艮;58-59
非典型作品保护的版权制度价值考量——以服装设计为例陈洋子;60-62
功能性环卫工作服的研究和设计孙芹;贾济如;63-64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研究——以艺术设计类院校为例王贵竹;65+38
水体COD检测虚拟仿真实验的实现与应用宋宇;杨清海;曲贵伟;66-67
当代男大学生着装风格及消费行为研究——以常熟地区为例陆辰;郝习波;68-69
变化型圆装袖结构设计研究贾若霜;邹平;70
百科
时尚品牌在元宇宙语境下的建设路径探究孙佳龙;王伟珍;71-72
《立体裁剪与造型》课程分析与优化徐强;73-74
《中外服装史》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朱华;75-76
文化遗产作为课程思政资源与高职艺术学科建设的契合性孙庆国;沈海龙;刘继莲;77-78+44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析彭嘉骐;79-81
智能技术与高职服装课程教学融合的路径研究潘早霞;82-83
地方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苏南通地区为例詹蕾;84-86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陈利;赵宝红;87-88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王萍;89-91
论绍兴“文商旅”的融合发展王晨露;杨陈;92-93+88
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案例——以《立体裁剪》课程为例陈思云;94+96
新工科人才培养中的计算机测配色课程改革宋明姝;王秋兰;侯江波;95-96
中原文化浸润下高校通识课“民俗服饰”教学设计孔令奇;97-98
“智能传播”背景下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机制构建廖佚;99-100
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李晓丹;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