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投稿须知 » 正文
《视听理论与实践》来稿格式规范
 
更新日期:2023-11-09   来源:视听理论与实践   浏览次数:8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视听理论与实践》来稿格式规范一、注释1.刊物对学术不端的处理极为严格,对每篇文章都严格进行系统联网查重、查抄,请一定精确

 
《视听理论与实践》来稿格式规范
一、注释
1. 刊物对学术不端的处理极为严格,对每篇文章都严格进行系统联网查重、查抄,请一定精确、严谨对待注释问题。注释拒绝接受诸如“百度百科”等非正式的网友编纂材料。
2. 本刊一律不列笼统的参考文献,而采用注释的方式要求“凡引必注”。文中注释请采用文后注,并使用 Word 自带的“引用→插入尾注”工具自动排序。不要手动自行添加注释序号,也可以不使用带圈数字的形式(如可以不用“①”)。
3. 请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中外文的期刊类、著作类、学位论文类注释,请一定标注引文在期刊、著作、学位论文中的具体页码。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期刊析出的注释,也必须要具体到该文字所在该期刊的具体页码(而非该篇论文的页码范围);
外籍作者的文著请一定标明作者的国籍(国籍用“[ ]”标示)和该书/该文的译者;
请区分作者和编者(“著”不用标注,“编者”“主编”等则必须标明)。
4. 注释示例如下(需作者严格遵守,反复核对,请细致到标点符号,否则影响刊发流程 ):
【著作类】
刘建明:《宏观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 页。
[美]欧文·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译,新星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55页。
【期刊类】
高鑫、贾秀清:《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现代传播》,2000 年第 4 期,第 2 页。
【报纸类】
关晋勇:《中国比美国形象好》,《环球时报》,2005 年 6月 27 日,第 X 版。
【学位论文类】
作者:《文章名》,XX 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XX 年,第XX 页。
【英文文献】(注意首字母大写、斜体和标点符号问题,请细致到任一标点符号的正确)
(著作)Peter Brooks. Troubling Confessions: SpeakingGuilt in Law and Literature.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2000. p.48.
(期刊)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1993.pp.199-200.
(引用英文著作、期刊、学位论文等,也需要具体标明引文所在的页码;如引文跨页必须标注页码范围时须使用“pp.”而非单页形式的“p.”)
【网络/电子文献】
作者:《文献名》,文献出处,文献链接,文献发表时间。
(若确实无法查证作者和标题,可简化为“材料来源:文献链接,文献发表时间”)
二、作者关于两种作者身份的标识方式,需要注意不同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同一作者不同单位的身份用逗号隔开,同一作者同一单位的身份用顿号隔开。
作者身份一定要写到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等的二级学院/部门,并注明职称,谢绝类似仅注明“XX 大学教师”的标注。
如果作者是在读研究生,请规范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请不要使用“硕士生”“博士在读”“博士”等表达);如作者是在站博士后,请规范注明博士后流动站的名称(或所在的二级学院)和“在站博士后”的字样。已出站的博士后、已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等身份不出现在作者介绍中。
示例如下:
(作者 XX 系中国传媒大学 XX 学院 XX 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XX 系中国传媒大学 XX 学院博士研究生)或(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XX 学院)
三、标题
文内标题采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混用的编排方式,标题的层次如下:“一、”→“(一)”→“1.”→“(1)”。
四、课题
每篇文章限最多标注两个课题,以标题后“*”符号标注于文章首页脚注。课题表述示例如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研究”(项目编号:05BXW003)的研究成果。
需要注意:第一,必须同时标注课题来源、课题名称和课题编号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第二,请用“研究成果”字样,谢绝使用如“阶段性成果”等。
五、字数
请注意编辑告知的字数限制均指“字符数(计空格)”并同时在 word 字数统计对话框下方勾选“包括脚注和尾注”。其中,文中每张表格、示意图和图片约等于300—500 字符。
六、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写作时请注意:第一,摘要不是描述本文都做了什么工作(例如不能使用如下表述:“本文先进行了 XX 研究,随后对XX 进行了观察,最后展示出 XX 意义”),而是客观陈述本文“干货式”的观点,让读者在不看全文的情况下,也了解作者的观点。
第二,强调客观性,祛除主观性,杜绝使用“本文”“本研究”“作者”等表达。
第三,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摘要和正文中的段落不能重复。
第四,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自我评价。
关键词一般列 3 到 5 个,避免使用无特定指向的非学术词汇,避免使用无特定指向的动词、形容词等,例如不能使用类似如下词汇作为关键词:研究、特点、历史、发展、述评。
七、其他
1. 如需要使用连接符号,无论在正文还是注释中,中文一律用“—”(一字符),英文一律用“-”。
2. 注意注释序号角标的位置,示例如下:
例 1:纵观杜威的传播研究,对于杜威来说,“艺术作品是最为恰当与有力的帮助个人分享生活的艺术的手段”①。
例 2:杜威说:“艺术作品是最为恰当与有力的帮助个人分享生活的艺术的手段。”①
例 3:“通过口头的与书面的言论,传播成了社会生活的最熟悉与经常的特征......它是所有活动与关系的基础与源泉,这些活动与关系是人类相互间内在联系的独特特征。”①
例 4:艺术作品是最为恰当与有力的帮助个人分享生活的艺术的手段。①
例 5:通过口头的与书面的言论①,传播成了社会生活的最熟悉与经常的特征②。
3. 层次表达的搭配情况是:“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不能混用。
4. 层次标号的搭配情况是:“一”配“、”,“1”配“.”。
八、声明
来稿或修改稿请务必再三斟酌、修订行文逻辑、表达方式和字词语法。为避免讹误,也请仔细进行 word 排版。诸多更为细致和具体的事项请与编辑联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视听理论与实践》来稿格式规范

下一篇: 《视听理论与实践》来稿格式规范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