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体坛观澜
为达成学业质量标准进行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索陈奕霖;1-4
体教融合视域下学校体育工作的进展研究周里;5-7
女排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融合性研究黎欣荣;8-10
新疆体育地方立法现状与发展研究武杰;赵良;11-14
全民健身与休闲运动
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体医融合模式研究叶诗妮;肖锋;马丽雪;15-17
粤西地区滨海体育产业发展潜力显化措施研究陈岳;18-20
“健康中国”大环境对大学生健美操运动的推动与影响魏国磊;21-23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究——以江苏省体育文化中心工作为例阮夏夏;24-26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技巧项目的推广对策研究周桐;梁栎文;王嘉仪;27-29
高校开设跑酷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李衍红;杨波;30-3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南疆农民健身路径的优化研究贾彦彦;王天俊;邢凯龙;何静;郑江华;石瑛;33-35
体育文化建设
新媒体时代网络综艺的传播效果研究——以体育综艺《这!就是灌篮》为例张金秋;36-38
新时期中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研究王广力;39-41
竞技龙舟与城市文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徐文杰;印罗观;42-45
体育教学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健身瑜伽公选课程的改革研究毛雯;45-48
面向新文科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机遇、挑战与对策李赟;49-51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田径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田方豪;52-54
提升新时代高职体育课堂美育效果的路径研究李震宇;55-57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视角下的军事游泳教学手段创新策略研究任春鹏;陈智毅;58-60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高慧妮;刘远海;向慧媛;61-63
思政元素融入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探究王天俊;贾彦彦;王永义;周通;64-66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向佳楠;67-69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情感目标设定策略研究姜金贤;70-72
“双减”背景下体育课程实施效益的归因和路径探索刘易斯;73-75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张海林;76-78
初中篮球教学策略研究王朕;79-81
“一校多品”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吴秀云;82-84
功能性体能练习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陈小伟;85-87
“学练赛评”背景下小学生跳绳主动学练策略研究许利琴;88-90
“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路径傅东昇;91-93
智慧体育与运动科技
肌电生物反馈结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周茂然;94-96
2018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与竞赛对手的进攻能力对比研究吴其霖;97-99
专门化知觉强化对游泳运动的作用与价值刘天佐;潘燕;100-1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杨红燕;李瑞垞;103-105
“互联网+”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黄杏;106-108
微课在课后服务足球社团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游学军;黎杰;游启栋;陈明建;109-111
运动训练新理念
科学安排短跑运动训练负荷的方法研究王德龙;112-114
游泳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与作用刘旭;115-117
SAQ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进攻技术的影响研究梁凯;118-120
灌云高中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孙顺心;121-12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运动教育模式的再思考康毓;薄志国;刘文利;闫磊;姜雪峰;王静;124-126
立足中考体育考试要求探讨初中体育素质训练的主要方式王望宏;127-129
篮球运动中假动作的作用与运用时嘉豪;徐祖文;130-132
论团队球类项目体能训练的基本逻辑陈佳龙;龙文蓉;133-136
体育人才培养
河南省高校体育硕士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量化研究刘红波;崔天宇;郝献泽;李爱增;136-139
“双万计划”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生协同培养研究李思浩;刘周敏;140-142
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理论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葛轶宸;143-145
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陈金凤;146-148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研究黄伦;尹长源;149-151
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社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克峰;王建涛;路云旭;152-154
来稿须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