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封二
张华宇作品张华宇;2
文学评论
浅析《少年的悲哀》中的自然刻画与人物塑造曹佳宝;4-6
朱文颖小说集《有人将至》中的个体精神困境探析亓雪莹;李怡;7-9
想象力足以改变一切——论贵志祐介的《来自新世界》郝昕越;10-12
反讽·悖论·隐喻:新批评视角下的《伤逝》解读王雨;13-15
从爱情三角理论解读《朝圣者之路》《多蒂》中的爱情佘羽彤;徐丽丽;16-18
文化夹缝中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阳光下的葡萄干》中沃尔特·李·杨格为例吕江涛;19-21
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心理悲剧外衣下的古希腊悲剧内核尤李琳;22-24+51
论卞之琳第一篇小说《夜正深》的创作源起彭萍;25-27
文学研究
马金莲文学创作研究综述朱洁;28-30
莫言小说中“斗士”形象的转变李晗;31-34
论世俗化视域下的神游母题嬗变叶源欣;35-37
齐文化视角下《齐风》婚恋诗研究臧晓萌;38-40
胡风诗论批评研究述评李帅;41-43
韦应物五古“平淡自然”诗风浅论李金梅;44-46
“美丽的雪茄女郎”:美国内战前的报刊产业与文学市场倪瑜婕;47-51
伦理选择视阈下《消失的爱人》:身份错位与自我救赎汪贝;52-54
国内英语文学研究可视化分析孙燕;55-58
文化集萃
道光《遵义府志》清朝施政研究冯小涛;59-61
傅斯年、郭沫若史学方法比较研究朱乐景;62-64
清代凉州府武威县文进士数据分析研究赵婉婷;赵大泰;65-67
近十年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思想研究综述肖圆圆;68-70
金代《鄠县修城碑》历史价值初探蓝鑫;71-73
唐代山东士族择婚观念浅析李继超;74-76
康德的历史目的论及其价值张曦则;77-79
文艺观察
《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东北青春故事中的英雄情结与离散叙事张婉宜;80-82
老子“有无论”哲学思想在中国画留白技法中的呈现张泽新;王姝淇;83-85
民间戏曲的非遗传承与保护——以巴东县皮影戏为例万磊;86-88
不同主题下程婴人物形象的演变——三版《赵氏孤儿》的比较研究张舒羽;89-91
审美感通学视阈下《流浪地球2》中的英雄形象探析满意;92-94
生态批评:客家山歌“向美而生”的文艺生态重构丘伟梁;张咏仪;95-97
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研究黄燕燕;王燕子;98-100
文化传播
国产科幻电影字幕英译的对外传播效应——以《流浪地球》为例王馨雨;101-103
中国译学论争中的“文艺学派”传统王颖;104-106
“头”的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对比王欣;107-109
“脚”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脚”的汉英语料库对比研究唐林;110-112
文化综合
对网络流行语中“××文学”现象的语言学视角分析吴蕊杏;113-115
新文旅背景下陕西饮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张伟迪;文蕾;116-118
扎根于土地的中国人——“大地是万物的母亲”概念隐喻分析兰扬洋;119-121
同义并列短语的词汇化及其演变机制研究——以“头脑”为例崔茜芮;122-124
“小美女”一词的词义演变及动因考察谢驰;125-127
现代社会东巴文字美学功能的转变李冰清;128-130
《诗经》中“病”义同义词研究潘子田;131-133
网络流行语“蚌埠住了”研究赵姗;134-136
封三
江永女书文创产品设计柏佩芙;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