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最新目录 » 正文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07期
 
更新日期:2023-12-25   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   浏览次数: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录言论基于产教融合发展的陶瓷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为例易小斌;常芳芳;4-7时代审美

 
目录
言论
基于产教融合发展的陶瓷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为例易小斌;常芳芳;4-7
时代审美下陶瓷装饰形式及风格特点程平;8-9
基于“试验区”建设的景德镇景观陶瓷艺术设计理念阐释薛圣言;陈晶;10-13
浅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五大美学要素余博;14-16
浅述宜兴青瓷的历史文化及发展葛莱;17
刍议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何丹;18-19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概念设计课教学改革研究胡杨;20-21
探讨
基于陶瓷修复工艺的现代陶艺创作分析冯巢;魏婕宇;22-23
陶瓷纹饰的保护方法研究赵倩;24-25
多元与融合:探索新媒体下动态广告的视觉表达夏诗婧;26-27
陶瓷绘画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关系探析马路明;28-29
浅析由传统陶瓷到当代陶艺美学的成因韩晓俊;30-31
景德有“礼”——景德镇日用陶瓷包装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谢妍;32-33
赣州市围屋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研究田春;赖骐;34-36
浅析元代的经济制度对青花瓷的影响傅小燕;37-38
两宋陶瓷仿制三代青铜器现象及其原因探析周西冉;39-40
浅析青花元素在现代陶瓷首饰设计中的运用胡雨晨;41
初探陶瓷艺术创作中的画面表现形式——以水彩效果为例周滋柔;李熙寰;42-43
嘉庆时期的陶瓷装饰风格对当代陶瓷山水画的影响鄢浩仪;44-45
从《听天阁画谈随笔》解析潘天寿绘画形式观解锡铜;46-47
艺品
清幽澹远,暗香浮动——张亚林教授陶瓷艺术作品赏析高相坤;48-55
《松鼠壶》的自然意趣探析汪庆红;56-59+178
从《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山水画到《橘子洲头》瓷板画——邹国华艺术创作历程邹明林;60-63
工艺与实践
论工笔花鸟在粉彩陶瓷装饰中的魅力郑伟斌;64-65
简述精品紫砂《旋律组壶》的创意桑崧杰;66-67
悟道与设计
葛军:尊古应今创更优 认真践行紫砂壶艺的扬长化短,力争更完美的游艺创新法则刘培金;68-69
论陶瓷艺术中设计与再设计的关系——越窑青瓷的演变刘雨亭;70-71
浅谈书法与陶瓷的艺术融合白天娇;72-73
非遗传承
设计视角下绞胎瓷非遗文化及其文创产品研究王梦菲;王朝侠;74-75
黑釉瓷烧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廖设生;76-77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的保护与发展李有兴;78-79
柴烧建盏的传承与发展廖武森;80-81
紫砂壶文化蒋燕;82-83
史话
古彩在明清时期的艺术特点陈阳;84
浅谈宜兴青瓷的起源和发展及其釉色、装饰等演变葛政豪;85
非遗展专栏
“非常出彩”国家级非遗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艺术作品展举行86-91
研究与应用
陶瓷书法艺术研究岳精典;92-93
北宋汝瓷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观研究李浩中;94-95
论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程炜钰;96-97
我国陶瓷浮雕在建筑景观中的应用杨日明;98-99
“传承与拓新”潮汕非遗文化的当代创新应用研究——以潮州嵌瓷为例冯菡子;100-102
景德镇陶瓷文物遗存的内容、现状和价值分析罗一鸣;苏娜娜;103-104
紫砂专题
以竹传情 熠熠生辉——论紫砂壶《竹韵提梁》的设计风格和文化情怀包亚军;105
论紫砂传统器型《德钟壶》的简约之美和人文内涵陈鹏;106
从紫砂壶《纳瓢》来看其中的工艺特征和风格演变陈赟;107
最是梅花情可堪——论紫砂陶刻作品《石瓢壶》的艺术设计和文人风骨邓旭琦;108
从紫砂艺术作品《龟寿壶》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吉祥祝福范岩峰;109
龙翔九天,润泽中华——浅析紫砂壶《龙魂》的造型设计及艺术内涵冯超;110
从紫砂陶刻作品《威震山河对杯》来看其中的陶刻技法和艺术审美柯俊芬;111
浅谈当代紫砂茶具装饰——作品《春兰名卉十二品》的陶刻创作陆轶舟;112
浅论紫砂陶刻的文化意韵表达——陶刻作品《坐禅图》之创作感悟马燕;113
紫玉金砂 情寄万家——从紫砂艺术作品《润玉》中寻觅中国文人的精神特质秦志峰;114
传承经典 人文风流——论紫砂艺术作品《石瓢壶》的陶刻艺术和人文雅韵孙胆平;115
论紫砂陶刻艺术作品《方宫灯壶》的工艺技巧和装饰之美谭海鸥;116
论紫砂艺术作品《三足云泉》的创意设计和人文内涵王思思;117
从紫砂艺术作品《微刻茶经》中欣赏技艺之巧和艺术之美王银亮;118
紫砂写意刻之要点——浅谈陶刻《潘壶》之创作吴飞;119
龙腾盛世励斗志——浅述作品《龙腾盛世》的造型设计与艺术内涵吴小军;120
从紫砂壶《松桩》来看仿生器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徐红娟;121
浅谈当代陶刻创作之启示——作品《四方赏瓶》制作后感杨礼达;122
浅谈紫砂壶作品《秋意》的意境美表达杨莹;123
论陶刻艺术的情感表达——陶刻《双耳四方陶瓶》有感姚夏雨;124
洞壑贯通,姿容飘逸——浅析作品《太湖石韵》的造型美与意境美周洁;125
论新概念下的紫砂壶设计——作品《浮云竹影》之创作感悟周界;126
从《生命细胞壶》中窥见紫砂艺术的创新之道周全;127
虚实有度,难得智慧——论《虚扁》的艺术特征陈德华;128
论当代紫砂茶具造型与文化间的关系——紫砂《玉亭壶》创作后感范红英;129
漫谈紫砂器《知春壶》的器型创新和内涵哲理范军平;130
论紫砂器《问鼎》的造型美学和语义哲学顾建军;131
紫砂壶艺术的文化追求——浅谈《龙行天下》的创作感悟胡仁杰;132
浅谈《百年梦圆·一壶两杯套组》的器型美学和泥绘装饰蒋文珠;133
漫谈紫砂器《雅韵壶》的创作心得和人文哲理居雄杰;134
论紫砂器《虎啸方尊》的泥绘之美和人文内涵李尧;135
论紫砂器《筋囊宫灯》的器型艺术和人文内涵吕习翠;136
圆润而不失优雅——浅析陶刻作品《圆润壶》的创作内涵秦洁;137
论紫砂器《万象更新》的创新设计和哲学内涵沈建芬;138
陶刻的文化情怀表达——论《清供雅集》的艺术创作谢欢;139
论紫砂器《青梅竹马》的艺术之美和哲学内涵许定华;140
浅谈紫砂器《蕴彤八方壶》的艺术美学和人文哲理张志清;141
传统文化中造型及装饰的变化运用——作品《锦上添花》壶的创作感想周卿;142
飘逸灵动,清新雅致——从《乐灵提梁》壶来看紫砂器的造型艺术与传统文化庄冬艳;143
浅述创新作品《礼仪之邦》的特点陈米军;144
简析《玉带提梁》中的创新之处陈楠;145
简析紫砂壶《清趣》中的怡人风采范丹洁;146
欣赏《玉环壶》的造型装饰之美范国英;147
紫砂壶《腊梅》的造型和文化欣赏范志忠;148
简述《将军壶》的造型与内涵顾国芳;149
论紫砂壶《曼生提梁》的艺术特征汪姝玉;150
福寿安康 吉祥幸福——浅谈《佛手提梁壶》的造型意趣王海金;151
赏析紫砂壶《斑竹》的造型美感王赛红;152
简析《三足螭龙壶》的壶中风华周成贤;153
浅谈当代紫砂器的多重装饰——《吉祥如意·醒茶罐》的文化内涵黄美娟;154
红枫染秋,韵味十足——浅析作品《秋韵壶》的造型设计及文化内涵江佳萍;155
圆壶禅味意浓郁——浅析作品《禅言壶》的造型设计与精神价值吴兴达;156
东方雅韵,博闻四方——浅谈作品《四方雅士》的创作许夕萍;157
紫砂陶器中的人文精神——浅谈《四方博古瓶》的艺术特征陈志云;158
朴素的意境——浅谈《流云》紫砂壶的艺术特征丁杰;159
品竹之浓淡——浅析紫砂作品《双线竹鼓》的造型设计与艺术内涵谢真真;160
事事吉祥,福禄共赏——浅谈作品《福禄提梁》的造型美感与内在意义潘国凤;161
论紫砂壶作品《魁菱套组》的艺术特色章杰;162
宜兴紫砂走向世界的途径探究曹利敏;163+161
陶瓷原料标准化发展趋势探讨林雪萍;164
论紫砂自然茶器的创作理念——作品《双竹对壶》制作感悟程宁武;165
论紫砂壶作品《帽笠壶》的艺术之趣与人文雅韵王囯新;166
传统审美与艺术精神的互融——论紫砂壶作品《凤舞九天》的创作特征夏俊峰;167
浅谈紫砂器《扁竹》的造型设计美学和人文哲理内涵杨燕;168
青瓷清韵:《清花圆通瓶》设计美学探析周龙;169
论砖雕艺术作品《雨余树春图》的技艺特色和历史韵味刘奇;170
人文与陶刻——浅谈紫砂作品《早春图》之创作张殿国;171
绞泥生辉 紫韵传情——论紫砂艺术作品《行云流水套壶》的工艺技巧和人文流彩朱文华;172
徜徉喧闹心放牧——浅述紫砂陶板画《田峻醉归图》的创作沈致;173
浅谈现代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徐国瑞;174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浅谈紫砂《瓜趣壶》的价值体现周姣;175
传播
唐壮怀 陶瓷艺术唐壮怀;176
醴陵市汤林生釉下五彩颜料研究中心1
涂国生 陶瓷艺术涂国生;2
王立新 陶瓷艺术王立新;177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07期

下一篇: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07期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