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题宣传专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诗经》研究
《诗经》中的家国情怀及其成因探析史诗;5-7
中华书局简体横排本《毛诗注疏》标点勘误彭欣雨;8-10
《螽斯》之“多”与《桃夭》之“美”的参差对比——《诗经》的古典释义与现代阐释(五)温左琴;11-13+68
主题宣传专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庐剧传统小戏的价值取向——安徽庐剧剧本研究(二)蔡长青;孙亚军;14-16
窦大夫祠“承宋启明”的建筑木构架特征解析——传统建筑与美学(四)王晓华;17-19
主题宣传专栏·聚焦主旋律
“时代的歌者”:老舍抗战文学中的儿童书写研究俞佳宜;20-25
中国现代爱国诗歌于当代传播语境的探讨何纯卫;26-28
雁翼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当代诗歌的影响王伟;29-31
冰川雪原中的芳华记忆——论西部军旅小说的艺术魅力邓薇;32-34
金课与经典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月亮意象沈佳钦;王芳;35-37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酒文化王超群;王芳;38-39+45
《简·爱》中的暴风雨意象沈恬怡;王芳;40-42
《简·爱》中的平等悖论许潇楠;王芳;43-45
《俄狄浦斯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严佳瑶;陈振宇;46-48
项目呈现
陶渊明《形影神》生命哲学的三个维度苏燕;49-51
泰州学派“孔颜乐处”思想探析郑顺;刘奇;52-54
论《日出》中的“损不足以奉有余”刘朝钰;55-57
《笨花》中茶的物质书写与跨文化比较段艳丽;58-60
论旅游对生命主体的重新建构——以新时期旅游散文为例李文莲;61-63
论贾樟柯小城镇电影中的恋地情结及其空间建构王美红;64-68
基于认知语篇隐喻理论的《诗翁彼豆故事集》解读杨颖;69-71
《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空间叙事分析董潇;李言实;72-74
大学生双创园地
略论《与虫在野》的博物文学创作特质王菁雅;张乐;75-77+126
文化与传媒
中国现代中小学教科书封面设计研究乔思瑾;78-80+98
当代电视剧中的女性成长主题郭思文;81-83
儿童文学中前景化语言翻译研究——以杨红樱双语国际书馆《亲爱的笨笨猪》系列为例夏晓桐;84-86
古典丛谈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韩萱怡;87-89
欧阳修词风形成与其人格之关系吴美媛;90-92
基于《东坡乐府》探析苏轼的精神突围与文学书写李雪;93-95
论张先词用典艺术的过渡性孙海鹏;李康;96-98
杨骥形象浅析余佳灵;99-101
王守仁祭文艺术特色浅析王译漩;102-104
论《霍小玉传》和《李娃传》中的悲喜剧效果韩金;范学新;105-107
语文讲堂
祥林嫂:一面映照社会心灵的镜子曹敏;108-110
整本书阅读与理解指导下《骆驼祥子》的研究分析马东阳;111-113
高中语文《四世同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张宇晨;孙彦峰;114-116
浅析《围城》中典型女性形象李及婷;117-119
求同存异
王维和韦应物山水诗比较探析辛雪芳;120-122
纳兰性德与弥尔顿悼亡诗词中的“梦境书写”对比分析祁同悦;123-126
火红的高粱与扑火的飞蛾——戴凤莲与田小娥形象比较薛如伶;时曙晖;127-129+169
点点滴滴总关情——《昆明的雨》和《雨的四季》的对比赏析胡馨尹;130-132
性别世界
论素素早期散文中的女性意识刘汗青;133-135
生存与超越——论《烟火》中的市井女性形象方慧;136-138
从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角度解读《小小小小的火》中母亲角色的生存状况王灏;139-141
小说论丛
论路遥作品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以《人生》《平凡的世界》为例刘青卓;142-144
美育视角下的《草房子》叙事艺术探析高一丹;钱华;145-147
精明小生活与迷茫大世界——《长恨歌》王琦瑶悲剧解读郭佳阳;148-150
照亮人性的“清澈”——张炜《一潭清水》细读任钰镯;151-153
论英文原著《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何莉;154-156
愚昧、精明到崇高的螺旋上升范式——论《欧也妮·葛朗台》中的智慧观方贝儿;157-159
《伊芙琳》的空间叙事巩晓静;160-162
《抵达之谜》:奈保尔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李赟;齐雪艳;163-165
元小说对经典的戏仿与解构——论安吉拉·卡特《扫灰娘》中的后现代特征王志怡;166-169
文苑经纬
《北京人》中曾家命运悲剧探析李娟;170-172
投影、方向、你我:从读者接受视角探求《偶然》的情外之思吴一昊;173-175
论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的现代性与古典继承性尤淇;176-178
现代性研究最早的缘起——评《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侯淑珍;朱峻仪;179-181
《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读书札记阮汝佳;182-184
第三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征稿启事2
林双鹏美术作品选登林双鹏;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