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徐大椿《乐府传声》的曲韵字声论俞为民;1-8
投稿须知5
清代曲家褚龙祥生平、交游及其戏曲创作考论——以新见《闲情琐事》为考察中心武迪;9-16
论民国传奇杂剧的文体命运王慧;17-23
戏曲史“戏考”条补正简贵灯;24-29
“腰棚”寻常见 “甲乙”滥其觞——东亚传统剧场“看楼”“栈敷”述略麻国钧;30-40
李斐叔生平再考李小红;41-49
京剧捧角的形象建构与价值反思——以白社捧荀慧生为视角黄骁;50-55+95
陈彦戏曲创作的“恒常价值”论探析杨立川;56-60
从《范进中举》看文学经典的当代戏曲改编之路苏凤;61-66
论戏曲表演的身体中心性王艺珍;67-71+125
当代昆剧表演创作述论丁盛;72-78
当代昆剧音乐创作述论刘志宏;79-86
“依字行腔”创腔逻辑辩疑孔庆夫;金姚;87-95
核-象-形:豫剧唱腔旋律形态研究纪明明;96-103
传统京剧题材的视觉表现研究——以清末至20世纪末京剧插图为例林观星;104-115
夏声剧社京剧艺术生产体制探賾李有军;李静茹;116-125
以人为本,以表演为中心——论日本学者滨一卫的中国戏剧研究赵婷婷;126-132
梅兰芳与中国戏剧:在梅兰芳访问苏联巡回演出之际皮野;133-140+40
明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潇湘夜雨》插图(一)廖奔;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