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戏曲教育专题
新时代戏曲教育守正创新论略李必友;1-7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戏曲教育朱恒夫;8-15
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课程标准看民国戏曲教育艾立中;16-21
山东省戏曲学校早期京剧表演专业教学经验与启示周爱华;22-27
戏曲史论研究
张野塘祖孙三代考述杨惠玲;28-33
刘晖吉及其家乐新考崔淑晓;34-37
论清初曲家胡介祉的曲谱编纂与曲学建树冯珊珊;38-43
京都大学藏《升平策乐府》考论林杰祥;44-49
罗振玉的交游、藏书与王国维的戏曲研究梁帅;50-56
易顺鼎捧角真相及其捧角诗探赜康保成;57-64
论《戏考》中的“新戏”及编创理论贾战伟;65-71
“开风气之先声”——张厚载戏曲批评话语研究任婷婷;72-77
舞台与演剧
变通与融合:试论晋东南乡村文庙中戏楼的出现段飞翔;78-85
黄梅戏初创时期对潜山弹腔的吸收和借鉴鲍红;86-90
清代民国元宵灯彩中的采茶表演研究——以地方志为考察中心王静波;91-99
从服饰的演变看越调“诸葛亮”形象的开掘吴彬;100-105
流转、脱位下的京伶赴沪:谭鑫培、梅兰芳与近代上海京剧市场张夏菁;陈雨齐;106-112
晚清江西城市演剧研究——以《申报》为中心周伟华;113-120
美形取胜:物质媒介视域下的戏曲美学——以水袖的考察为例李碧;彭志;121-126
戏曲声腔与音乐
江南笛乐演奏中的“昆曲与婺剧元素”探赜胡亮;127-133
从“三大声腔源流”到“五大声腔类别”——周贻白戏曲声腔形态研究浅论陈杰;134-140
投稿须知5
明万历顾曲斋刊《古杂剧·潇湘夜雨》插图(二)廖奔;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