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论文
后战争创伤: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战后接收与复员李学通;1-10
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农学家群体结构研究金逸伦;夏如兵;11-23
低温技术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及其对国防建设的影响(1953—1964)董文凯;熊卫民;24-35
新中国抗生素工业的起步——苏联专家瓦西列夫与上海第三制药厂的建立管同;张大庆;36-46
冷战背景下的科技与外交——周培源参与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的历史研究陈璐;张藜;47-60
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项目之中英交流(1966—1973)张馨月;方一兵;61-72
万卓志在中国的鸟类学研究(1894—1943)秦硕莟;孙承晟;73-90
重审安培电动力公式的定量化研究过程柏航;苏湛;91-105
明代浑仪天常赤道环刻度之疑与析张瑶;王学志;106-114
追寻先贤足迹 传承治学精神——首届医史高级师资进修班史料研究金东英;甄橙;115-130+2
20世纪科学史中的阿格里科拉:一项编史学考察严弼宸;131-142
访谈
新中国常规探空仪的发展历程——李吉明工程师访谈录李忠明;沈璐;143-153
学术信息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2022年度学术论坛综述章梅芳;154-157
“20世纪中国科技外交史”国际研讨会综述白羽贝;张蒙;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