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最新目录 » 正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更新日期:2024-01-08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4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目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工科何以而新李培根;1-4+15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叶民;钱辉;5-9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

 
目录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工科何以而新李培根;1-4+15
新业态之新与新工科之新叶民;钱辉;5-9
融合、开放、自适应的地方院校新工科体系建设思考施晓秋;赵燕;李校堃;10-15
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李华;胡娜;游振声;16-19+57
学术动态
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20-21
特约专稿
以“道器合一”“道在器中”的理念重塑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哲学笔记之一李伯聪;22-29
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下)——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二赵炬明;30-46
工程教育前沿
美国合作教育认证制度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林健;彭林;47-57
科教融合教学模式:现状与对策李茂国;周红坊;朱正伟;58-62
以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杨毅刚;王伟楠;孟斌;63-67
基于准则分析的工程伦理教育探讨张满;王孙禺;68-72
面向工程教育的STEP教学模式于靖军;郭卫东;陈殿生;73-77
夯实培养环节全面提升学生工程素质——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肖静;范小春;78-80+159
青年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场域、惯习与组织改进李志峰;梅雄杰;81-85
资源勘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若干探讨——以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王葆华;康志强;冯佐海;欧阳菲;86-89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指标结构分析及启示刘瑞儒;何海燕;李勇;翟昊;90-93+181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同级类差”与“同类级差”的视角徐和清;柳和生;赖明谷;94-98
“立式阶梯”实践培养模型课程体系设置及验证陈恩果;黄佳敏;周雄图;林志贤;99-103
国家试点学院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基于本科教育质量导向的实践探索董晓林;刘继文;张新亮;杨晓非;104-10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化运行机制探析——以牛津大学Isis公司为例吴伟;范惠明;余晓;110-114
比较高等教育
工程教育研究期刊国际比较——基于国内外三种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研究任令涛;刘小雪;李小娥;115-121
行业特色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数据统计与发现——基于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大学国际化排行榜数据分析张爽;闫月勤;122-126
联合聘任制:密歇根大学的探索与实践朱永东;张振刚;127-131
大学参与青少年工程创造力培养的路径——基于美国、英国经验的启示蒋慧鸯;邹晓东;戴俊豪;132-135
国外网络课程学习绩效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卢吾;叶伟巍;136-140
创新创业教育
论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洪波;141-145
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马楠;曾玲晖;刘叶;146-150
“创新驱动”过程中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实现路径——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王志强;杨庆梅;151-155
以原创性全面创新理论来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浙江大学魏江教授访谈录李拓宇;156-159
教学工作研究
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增长:基于多案例研究项聪;160-164
案例教学困境及其超越的文化思考李太平;戴迎峰;黄富琨;165-168+191
基于TOPCARES-CDIO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评估董玮;王世勇;169-173
工程类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及评价——以工程热力学教学实践为例于娟;174-177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章献民;杨冬晓;杨建义;178-181
工科平台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分析孟佳;付宇卓;吴静怡;田夏;182-186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方式研究——以智能手机和QQ群为例俞跃;赵玉阁;187-191
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赵淑梅;宋春辉;192-197
内部治理结构创新:职教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翁伟斌;198-202
温州醫科大學2+203-204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下一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