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弹与制导技术
红外成像传感器效应建模与仿真的验证评价方法 娄树理;李召龙;周仁来;任建存;1-4+10
基于改进LMI的鲁棒H∞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综合 郝峰;叶思隽;车晓涛;5-10
降阶控制器性能指标权系数设计方法 刘文东;李华滨;包为民;11-14
单脉冲角跟踪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肖宇;郑桂妹;宫健;15-18+22
弹道导弹主动段红外成像特征仿真分析 张阳;刘湘伟;郝成民;19-22
基于脱靶量预测的脉冲末修迫弹控制方法研究 曹小兵;徐伊岑;常思江;齐斌;23-26+31
地空导弹多极矩电磁发射器设计 薛新鹏;舒涛;杨志勇;冯刚;27-31
分布式火箭炮控制系统研究 张建新;32-36
基于ADAMS的无人机零长发射动力学仿真及分析 石林;马威;杨龙军;37-39+43
基于落点的弹道导弹需要速度求解方法 范金龙;刘新学;武健;刘庆国;40-43
一种消除杆臂挠曲运动影响的传递对准方法 鲁浩;王进达;李群生;程海彬;位晓峰;44-48
红外型空空导弹光电干扰环境分析 孟博;49-52+58
弹药技术
爆炸冲击波对轻型装甲车辆底装甲毁伤效应数值仿真 李向荣;田延泰;李帅;李帆;王国辉;53-58
基于集对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的空地弹药效能评估研究 刘保军;胡凡俊;王博文;刘鹤鸣;59-62+66
尾翼弹与近炸引信弹道匹配性及可靠性增长设计 朴哲镐;刘戈;韩玉;崔平;仲伟君;63-66
罩顶药高影响药型罩的射流转化特性 侯秀成;杨金龙;陈智刚;印立魁;付建平;67-70
双层规划模型在导弹破片杀伤战斗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余丽山;李彦彬;金学科;翟夕阳;71-74+79
高功率微波弹垂直攻击目标时的毁伤能力分析 张璟珲;75-79
远场水下爆炸作用下平板的冲击响应仿真 辛春亮;王新泉;涂建;王伟;叶志萍;80-82+94
圆弧杆球交错组合破片战斗部破片飞散特性数值模拟 王义磊;董素荣;姜弛;83-86+91
无人机机载炸弹投放分离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周培培;郭少杰;王斌;张桂茹;87-91
一种破片侧向飞散参量的工程计算模型 印立魁;赵太勇;侯秀成;陈智刚;92-94
火箭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流量测量系统校准装置设计 岳永丰;宋玉英;陈欣欣;95-98+103
膨胀管分离装置的分离冲击特性 马治国;陈荣;孙璟;林玉亮;李东;卢芳云;99-103
带并联凹腔的超燃燃烧室数值研究 高峰;王旭东;王宏宇;黄桂彬;104-107+114
弹道与气动力技术
超高速弹丸气动热的数值模拟 赵雄飞;吴国东;王志军;徐永杰;108-110
正常式布局巡飞弹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秦洁;陈闯;111-114
极小展弦比弹翼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李剑;敬代勇;115-117
一种变形翼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王贤勇;何小辉;雷娟棉;余少文;118-122+128
相关技术
基于dSPACE的无人机电动舵机故障检测 邱聚能;李辉;123-128
基于调频傅里叶变换的低信噪比ISAR成像 姜敏敏;张业荣;129-134
基于小波谱相关方法的相位编码信号参数估计 李强;135-138
基于雷达测量的炮位和落点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陈健伟;王良明;李子杰;139-142+147
间隔纸靶测试弹丸章动试验数据拟合分析 倪庆乐;王雨时;闻泉;张志彪;李作华;143-147
膛内加速度过载测试曲线异常现象分析 周家胜;杨莹;谢飞;曹成壮;曲凡军;仵婧;148-152
弹箭滚转姿态的地磁测角模型研究 陈国光;牛小敏;郎文杰;田利伟;153-157+161
基于辅助天线的变极化干扰对消算法研究 杨忠;白渭雄;付孝龙;江孟惠;158-161
基于三轴磁传感器的弹丸加速度测试研究 任先贞;殷帅;裴东兴;沈大伟;162-164+169
一种结合外场试验与仿真的电子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高卫;孙奕帆;165-169
鸭舵后掠角对火箭弹尾翼的滚转性能研究 郭向向;曹红松;程登华;张晓东;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