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综述
钴基双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后小毅;李越男;贺英;129-134
钠离子电池有机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周小红;路露;余乐平;何小波;135-139
车用锂离子电池主动空冷技术研究进展 张顺博;何轩;申彦杰;龙南充;高强;140-143
研究与设计_化学电源
Zr和B共掺杂的LiNi0.88Co0.10Mn0.02O2单晶材料性能研究 许国峰;梁婷婷;李文升;张晶;144-147
正极材料对钛酸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郑威;梁孜;曾文文;詹浩然;杨烨;148-151
Al对废旧LFP正极材料再生修复的影响研究 周玉琳;廖贻鹏;曹雁冰;胡志金;152-156
碳化钼/纳米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许雨龙;王家琛;郭思广;高标;157-160
原位聚合高电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性能研究 李泽鹏;余海天;郭德才;王崇;陈剑;161-166
可充电5号锂离子电池的研制 唐世弟;周恒捷;王珍珍;郭密;万里鹏;167-171
锂电池过充电测试深探究 王瑜;潘逸;卫青青;郝丽;172-175
退役三元电池再利用时衰减机理分析 范茂松;张明杰;裘吕超;耿萌萌;176-180
不同老化状态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特性 熊永莲;尚瑾;何可漂;魏颖;181-186
动力锂离子电池热行为研究与风冷散热优化设计 蔡天鏖;沈雪阳;贺春敏;杨翼;187-192
基于多健康特征融合的锂电池SOH和RUL预测 廖力;肖廷奕;吴铁洲;姜久春;193-198
基于SAM-BiGRU网络的锂电池RUL预测 朱梦雨;陈富安;199-203
混合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状态融合估计策略 李心月;储江伟;204-209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中心VRLA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陈志鹏;左信;宋东力;210-214
用于锂硫电池硫载体的SiO2/氮掺杂碳空心微球 胡锦飞;王庆杰;徐旭升;杨清华;史家远;215-219
N-MXene/S复合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研究 王洽锋;张圣景;张强;220-223
黄腐酸基催化石墨化炭材料的制备及储钾特性 王九洲;陶福兴;米娟;付甜甜;王睿;224-228
锂-亚硫酰氯电池寿命和可靠性分析 冯姗;夏莉萍;孙英婴;王菘如;吴际良;229-233
PEMFC抗氧化催化剂载体MCNTs-SH的研究 张恩道;宋微;俞红梅;邵志刚;234-239
碳包覆Fe3O4的制备和储能性能研究 刘辉元;郑传波;孙致南;240-244
改进液冷板结构后CTP动力电池包的热特性 许炳;赵荣超;245-249
热管和风冷结合的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 储志亮;陶汉中;李艳南;姚瑶;250-255
储能电池模组双向主动均衡系统设计 王珊珊;段续皇;任晓平;孙金磊;256-259
研究与设计_物理电源
局部遮阴下双优化PSO在光伏MPPT中的应用研究 卫永琴;李震;林孟涵;岳召;260-264
基于专家示范深度强化学习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 王逸轩;戴宇轩;26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