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综合述评
超循环经济:破解“资源诅咒”,实现“两山”共生张智光;1-7
专题论述
自然教育的起源、概念与实践林昆仑;雍怡;8-14
林木根系生物量分配影响机制研究进展李林鑫;郑姗姗;许建伟;吴鹏飞;15-20
丛枝菌根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机制段嘉靖;张勇;郝龙飞;王庆成;剡丽梅;何瑞雪;21-27
森林康养与康养森林建设研究进展郭诗宇;汪远洋;陈兴国;汪洋;金天伟;28-33
世界森林雷击火研究现状和展望舒洋;孙子瑜;张恒;34-40
燃烧概率模型在林火管理中的应用刘嘉雷;田晓瑞;宗学政;41-46
计划火烧对植被和土壤影响研究综述代丽;张喜;刘济明;47-52
基于遥感图像的林况因子提取研究进展陈永富;陈巧;刘华;53-58
多源遥感影像在森林火灾监测中的应用何瑞瑞;赵凤君;曾玉婷;周汝良;舒立福;叶江霞;59-63
木材腐朽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李伟;李贤军;王望;朱愿;曹金珍;64-69
各国林业
效率分解、中介传递与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吕洁华;史永姣;王惠;张滨;70-75
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制度构建研究邱胜荣;张希明;白玲;唐小平;黄璐;魏艳秀;76-81
日本森林康养政策演变及启示侯英慧;丛丽;82-87
日本国家公园法律制度及其借鉴谢一鸣;88-93
坦桑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及其启示张涵;苏凯文;马丽;温亚利;94-99
美国森林园区私有产权的“公共性”及启示—以米德尔顿庄园为例李永安;100-104
美国森林服务管理经验与启示张卓立;刘丹;李永亮;范亚雄;刘艺欧;105-110
美国林业行业协会发展经验及启示刘宁;陟蕊;郭二艳;俞洋;苏文雅;刘洋;郑伟;吴强;111-116
问题探讨
我国林长制制度体系实施探赜许在华;117-122
我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与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制度比较原艺;赵荣;123-128
新《森林法》实施对中国木材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罗颖;刘珉川;孙于岚;戴永务;129-134
专著述评
论林业建设中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与区划——评《森林立地质量定量评价——理论 方法 应用》戴娜娜;135
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评《乡村生态文明与美丽乡村建设概论》刘晨;136
基于生态振兴的乡村建设与治理——评《生态振兴》刘宁;137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乡发展规划——评《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潘华;138
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与技巧——评《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徐明霞;139
基于类型学的园林空间营造方法初探——评《园林空间意境与营造类型学研究》陈晶;郭希彦;140-141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融入与表现——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构思与过程表现》王沛;冯信群;142-143
设施果树栽培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评《设施果树栽培》王胜永;144
规划与设计
故城踏青——北京西直门南大街小区系列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李春青;孔杰;闫雯倩;145
城市规划展馆与环境的融合设计高亚涛;146
城市运动公园康复性景观设计王亚;曾彬;147
憩园——城市居住区游园景观设计代锋;林文亮;文多;148
长春市职业教育园区校园景观设计张妍;149
瀼渡电厂工业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张曼;张尧鑫;汤羽扬;150
溯源·徽派新中式——生态智慧型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张成;龚慧敏;罗譞;151
房山区周庄村“菊花宴”庭院景观设计宋阳;李子轩;152
兰花园景观设计李天窄;153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新中式建筑庭院家居设计黎瑜婷;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