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日本人”的发现与再现:以森鸥外的小说《花子》为例 熊鹰;5-19
《我的安东妮亚》中内布拉斯加边疆景观的国家维度 陈榕;20-40
《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郑伟;41-60
从《一个清白罪人的忏悔》中的二重身看现代城市恐惧 郑荣华;61-74
“浪漫的”科学——论梭罗后期写作的转向 杨靖;75-92
伊迪丝·华顿是种族主义作家吗?——以《欢乐之家》为例 潘志明;93-112
叙事谣曲与现代民权运动:格温朵琳·布鲁克斯诗歌中的提尔私刑案 黄怡;113-126
作为“国家认同”工具而被经典化的《源氏物语》与“物哀” 刘金举;127-140
罪恶、灭亡与延续——论武田泰淳的《蝮蛇的后裔》 史军;141-154
《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 郑佳;155-168
物外无意:威廉·卡洛斯·威廉斯风景诗管窥 傅浩;169-181
里尔克《布里格手记》中的“看” 陈早;182-200
《千万别让我走》中道德冷漠的社会生产 李丹玲;201-215
吸收与反驳:托尔斯泰与欧洲学界对话妇女问题 陈新宇;216-238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说明 239
编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