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理论研究
变革人物观念 创造新的形象——关于人物和典型问题的思考 段崇轩;1-15
“西部形象”“西部话语”与文化现代性失落 牛学智;16-26文学史研究
丰富的“矛盾”——洪子诚文学史研究的“矛盾”与辩证 陈培浩;27-37
1970年代文学平民性隐蔽创作的一个样本——梁斌《翻身记事》的书写策略 艾翔;38-46
文学史视野中的《绿毛水怪》 房伟;47-56重温经典
论《文化苦旅》的艺术魅力 吴欢章;57-67
重铸自由正义、雄强任侠的生存空间——莫言《红高粱家族》的侠文化解读 陈夫龙;68-80诗歌研究
宁静,是一方神圣的国土——北大诗歌传统与四月的诗 李少君;81-86
论顾城海外诗歌的空间与认同 刘云春;陈刚;87-96
论“垃圾派”与当代诗歌中的“审丑” 侯建魁;97-102最新文本
储福金《念头》:同意的和不同意的都说 吴秉杰;103-110
镀金时代的城市之心——《景恒街》与情感结构的变迁 刘大先;111-120
子宫的“政治学”与规训的反制——盛可以《息壤》论札 马兵;121-127
以历史眼光观照现实当下——评赵德发长篇小说《经山海》 任相梅;128-135李洱《应物兄》研究专辑
无限的敞开与缺席——李洱《应物兄》论 徐勇;136-145
生命的升华、超越与救赎——李洱《应物兄》的死亡叙事 熊辉;146-156
当下生活的“沙之书”——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邵部;157-165作家作品研究
探寻民族灵魂的故乡——读《刀兵过》兼与《白鹿原》比较 钱念孙;166-180
静拨生命之摆或超越生死之维——论王蒙小说新作《生死恋》 温奉桥;姜尚;181-188
迁徙体验与回流乡村女性的悲剧命运——以贾平凹《极花》为中心 秦香丽;189-195
从“垂死”到“死亡”——路内三部曲与《慈悲》的一种比较 林凌;196-205书评
无“解”之“解”——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多重叙事 杨庆祥;206-211
理解沈从文的忍耐——读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的前半生》 李伟长;212-219
丁帆贺词 丁帆;2
艾伟贺词 艾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