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研究
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之四)——法学视角徐拥军;蔡美波;5-11
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之五)——传播学视角王馨艺;徐拥军;12-18
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之六)——信息技术视角叶茹雨;19-29
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术评价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反思孙大东;30-33
面向决策的档案知识库构建理论研究魏扣;郝琦;34-37
傣族非物质传统医药知识的建档保护陈海玉;李特;38-40
档案数字化项目监理服务研究李步德;41-44
档案开发与利用
“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生命周期理论探微赵彦昌;毛丽敏;45-49
档案公共服务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研究李颖;50-53
开放政府框架下档案工作的进展与展望——基于NARA开放政府行动的分析周文泓;张宁;54-58
档案管理
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从“独享”到“共享”转型的路径探析张静华;59-61
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公共服务能力研究马小平;62-64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SWOT分析黄忻;65-67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文书档案管理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吴海燕;68-70
档案信息化
大数据时代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张丽娜;71-73
基于用户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崔立影;74-76
档案网站页面色彩的应用分析李青青;77-79
专门档案
民族文化与档案记忆重构的交互机制及演进路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研究系列(二)杨军;80-84
浅析诚信档案建设对科研不端治理的意义——大数据视野下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邢雅娟;85-87
劳动者人事档案纠纷法律对策研究李哲;88-90
馆室业务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张颀;91-93
真人图书馆发展的国际比较与本土化发展策略刘嫦娥;94-96
四川博物院“茶马古道——西部八省市联展”的审美意蕴王进修;97-99
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社科院图书馆经费投入模式的优化柏艺莹;100-102
西部县级图书馆公共服务模式的构建马月丽;103-105
高校图书馆用户数字资源利用问题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李卫芳;106-108
党校图书馆在培育“书香干部”方面的问题与对策何飞;109-111
跨地域合作下图书馆信息互通互联模式探究李青;112-114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体系的构建刘露;115-117
手机图书馆的媒介形态变化及传播策略王军光;118-120
共享图书与传统图书馆的融合发展研究张焱;121-123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与创新牛翠屏;124-126
大数据时代传统图书馆的变革与坚守徐春晖;127-129
高校图书馆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研究魏玮;130-132
档案与社会
强国建设中档案的作用与实施策略研究何犇;133-135
革命历史档案与研究生思政课的融合研究杨丽艳;136-138
档案副本的起源及功能探究戈妍妍;139-141
档案袋评价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马玲;142-144
唐传奇与后世戏剧女性观之对比分析赵妍;杨雪;145-147
丝路古国粟特的文献研究及其利用齐小艳;148-151
论宋初体的诗化创作倾向高文利;152-154
近当代声乐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嬗变与思考潘刻科;155-157
解构经典文本后动漫形象的重建岳继平;158-160
古今论衡
晚清学政与教育近代化侯飞;161-164
北宋大藏经版刻书法风格论略刘元堂;165-167
清代中期中央政府对新疆民族问题的管理与认识——以和瑛西域著述为中心孙文杰;168-170
汉代体育陶俑的文化特征及审美意蕴王俊峰;171-173
隋唐时期新疆地区草原石人所佩戴刀剑器名考王志炜;罗丹;174-176
红旗渠的历史生成张勇;177-179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民间艺术的发展——黑龙江海伦二人转的调查研究徐洁;180-182
榆林地区民间建筑装饰彩画的“局域性”艺术探析高晓黎;183-185
地域文化的传播——当代城市地铁壁画的创作趋势刘志云;何艳;186-188
卷首语郑有成;1
遵义师范学院档案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