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探索与争鸣
论修改《体育法》的目的、原则与取向 于善旭;李先燕;1-9
健康体质学的逻辑起点——健身 蒋德龙;10-15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 于素梅;16-19
体育人文社会学
西方健身文化的历史演进 刘平浩;张爱红;20-26
中国竞技体育改革走向管窥 向静;单宇;吕树庭;27-30
全民健身治理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李龙;31-35
国家治理视角下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 戴红磊;于文谦;36-40
体育治理结构的域外经验与中国镜鉴 张琴;易剑东;41-47
美国城市社区体育供给模式及其启示——以盖恩斯维尔市为例 游茂林;樊荣;48-51
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干预公共健康的镜鉴 吕和武;吴贻刚;52-56
中美体育经纪行业比较——兼论中国体育经纪行业制度优化 白莉莉;冯晓露;乔凤杰;57-62
绿道体育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及其路径 林柔伟;谢冬兴;63-68
对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评估的反思与展望 胡月英;唐炎;张加林;69-75
学校体育
“体医融合”下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向宇宏;李承伟;76-79
论体育教学改革的本分恪守 曹原;80-83
中小学体育教学异化现象审视 夏树花;84-87
让“体教结合”走向“体教共生” 单凤霞;郭修金;陈德旭;88-92
《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陈小琼;郝选明;梁健;李焕春;曾芃;潘红英;93-97
大学羽毛球“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陈传浈;周威;98-101
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导学”理念 郑志彬;袁雷;俞大伟;102-105
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及其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刘斌;葛存兵;106-110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改革 蒋菠;黄巾;赵波;111-115
欧洲体育教育的热点问题与研究进展——基于《欧洲体育教育评论》(EPER)的内容分析 刘珍;黄爱峰;曹烃;116-121
竞赛与训练
基于RSR分析的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比赛能力 朱焱;于文谦;122-125
运动人体科学
表面肌电贡献率测试3种姿势仰卧起坐的年龄、性别通用性 孙有平;范洪彬;季浏;126-133
运动后心率恢复——大众健身有氧评价新思路述评 朱成东;林华;134-139
正三摇与单摇跳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姚琼;段全伟;李辉;140-144
欢迎订阅《体育学刊》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