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视点
21世纪新诗:重构形象的障碍罗振亚;1-3视像
王晓作品王晓;2
《园》油画狄野;209
《水韵江南》色粉画王兆红;209当代文学六十年
主持人语程光炜;6
《苍生》与“八十年代浩然”邵部;7-15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历史语境邓如冰;16-23史论_“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笔谈
张炜小说的三个“关键词”张江;24-25
当代文学的庞然大物——在“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孟繁华;25-26
张炜小说的意义——在“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程光炜;27-28
张炜作品中的大地、自然神性和精神旨归陈晓明;29-31
张炜的理性精神和文学隐喻贺绍俊;31-32
诗化的心史黄发有;33-34
大而神秘的写作谢有顺;34-36
《古船》的批评史及其他王侃;36-38
长篇小说的庞然气象何平;39-40
堕落与救赎——《一潭清水》与张炜小说的基本结构王学谦;40-41
在时代演进中,叙写心灵史——“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长春会议发言王雪瑛;42-43
庞然大物怒而飞赵月斌;44-45
学术致谢张炜;46
当代文学中的“庞然大物”——“张炜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综述张涛;47-52史论
《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批判集》的读书笔记洪子诚;53-57
“新青年”的舞台召唤术——以《新村正》为中心李宪瑜;58-65
“史料”何以成为“方法”——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李强;66-71
右翼精英的文化面具:抗战时期张道藩的文化政治与艺术创作王陌潇;72-80
《平凡的世界》的“两极评价现象”及其经典性问题刘启涛;81-85理论_“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专辑
艺术体制的现代性逻辑周计武;86-93
论艺术作品能动性卢文超;94-100
历史诉求与当代向度:历史哲学视域中的新时期文学艺术史书写谢纳;宋伟;101-105理论
罗兰·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其身体转向肖伟胜;106-114
“载道”与“言志”的人为互悖与整一——一个纠结百年文论问题的哲学阐释吴周文;115-121
本体阐释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新诠廖述务;122-126随笔体
张爱玲的双语小说李欧梵;127-135
连续性的韵律:在历史和文学之间的“布尔乔亚”毛尖;朱康;黄锐杰;丁雄飞;罗萌;136-140评论
中国小说的境界周明全;141-147
伦理视域下贾平凹文学创作的转型解读——以中短篇小说为例李伟;148-155
鲁迅与电影的“不了情”何灏;吴景明;156-159
新移民女作家如何叙述家族历史——以严歌苓、张翎、施玮小说为例刘红英;160-164
双面的“中国故事”——试论新时期计划生育题材小说的叙事形态和策略杜昆;165-171评论[外国文学]
佐藤春夫《“风流”论》中的日本传统文化思考周异夫;孙天琪;172-177
《都柏林人》诗性政治与精神荒原症候——《都柏林人》的圣杯追寻高红梅;178-182视野
论《黄金时代》的间离元素与美学实践黄天乐;183-186
故宫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研究高晓芳;187-189
《红气球之旅》与侯孝贤电影的异域中国想象豆耀君;190-194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的宫调声情述论马帅;马晓虹;195-199
中、法国歌溯源与比较略论吴雪威;赵沛林;200-203
以微知著:融媒介视野下的“微影视”解析孙晨;204-208
隨筆體127
投稿须知208
丰子恺 漫画作品丰子恺;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