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视点
小说叙事中的“油滑”洪治纲;1-3视像
李浩作品李浩;2
张颖作品张颖;209当代文学六十年
“出埃及记”——再读张光年的《向阳日记》程光炜;7-15
时代的“惊险剧”——《假如我是真的》的创作与争鸣温雅红;16-22
“社火”的命运与1980年代农村改革的书写——重读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刘素贞;23-29史论
严复“信达雅”爰及“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王风;30-41
变则通:在文化磨合中建构近代文体李继凯;42-49
余华与八十年代“文化热”李建周;50-55
“最大胆的,往往就是最真实的”——从新见穆旦1950年代中期的两封信说起易彬;56-60
生活与革命的辩证法——《青春万岁》与王蒙早期小说的思想主题金浪;61-70
老舍青岛讲演佚稿《怎样作文章》考释——兼谈老舍讲演与新文学写作、传播的互文性李莹;71-76随笔体【“小说”如何“史学”小引】
《“小说”如何“史学”》小引陈平原;77-78随笔体【“小说”如何“史学”之一】
现代大学与小说史学——关于《中国小说史略》陈平原;78-83随笔体
期待中国的大诗人——西渡、雷格对谈录西渡;雷格;84-96
於可训先生访谈录於可训;李世涛;97-103
一个文学造像的古今穿越与跨境旅行方维保;104-111理论
文学理论建构的延续性与递进性——再评王元骧教授的文学理论探索姚文放;112-114
艺术中的常量与变量——兼论进化论美学的贡献与局限彭锋;115-118
慢速经验与当代美学的问题转换王大桥;刘晨;119-124
新科技时代的美学革命与价值重建王杰;王真;125-131
“元素之火”与1990年代中后期诗歌语言的表意空间张凯成;132-138
民族性与地域性——关于文学民族性认识的一个“误区”朱林;139-145重评与重估
好父亲主义及其他——重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王学谦;146-151评论
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思想诗学——韩少功《修改过程》论吴义勤;152-160
门罗的晚期风格张悦然;161-166
王德威“后遗民”论述:文学身份的解构与重构李忠阳;吴景明;167-170视野
交流观念的辩证对话与德勒兹褶子模型的意义夏维波;张凯媛;171-178
论《叙述》构建的“作家叙事学”何丹璐;李惊涛;179-182
沈约药名诗的源流与特征分析孟杨;183-186
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化——以论词绝句为中心苏静;187-191
历史梳理、传承创新与海外传播——《中国昆曲艺术》的学术价值万书亮;李窦逗;192-194
宋代山水画中的陶渊明与桃源意象研究李以良;195-198
新时期中国流行音乐演唱的审美期待周葳葳;徐敦广;199-202
基于汉字构形释蕴下的艺术品创作思维溯源刘艾鑫;203-208
当代文学六十年程光炜;6
投稿须知208
漫画作品丰子恺;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