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动态 » 投稿须知 » 正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稿约
 
更新日期:2022-11-15   来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浏览次数:2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技术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心血管病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国家级技术类专业学术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2011年12月被评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从事心血管病医疗、科研、预防、教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血管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心内、心外科和心血管介入等诊疗经验,以及密切结合临床并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心血管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病学科的学术交流。
一 主要栏目
本刊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专题评论、短篇论著、流行病学、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影像诊断、继续教育、中医中药、药械警戒、技术与方法、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动态等。
二 投稿要求
本刊已采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要求作者均在线投稿。
(1) 来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逻辑性,稿件务求论点明确、资料翔实、数据真实、结构严谨、文理通顺、文字准确精练、规范。论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在内)、综述、讲座等不超过6000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英译文题,单位英文名称,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2) 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可到本刊网站下载),并加盖公章。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和独家代理权即归中国医师协会所有。中国医师协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出版等其他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国医师协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3) 来稿若系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项目,需将中英文附注于文题页作者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xxxxxxxx);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xxxxxxxx)»,并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凡基金资助项目及攻关项目稿件本刊用快速通道审阅,优先发表。
(4) 来稿请用电子版,word格式;每篇来稿请附稿件审理费60元,网上在线支付。
(5)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会立即编号,并给予回执。收到本刊回执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系该稿仍在审理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严肃处理,后果自负。请自留底稿及图片,本刊不退还原稿。
(6) 来稿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文字修改、删节的权利。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意见,则在文稿退修时请作者考虑。
(7) 稿件确认刊登后须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本。
三稿件撰写要求
(1)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标题含义应一致。
(2)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作者单位按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邮政编码的顺序附注于首页作者下方,并最好注明作者的E-mail。
(3) 摘要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摘要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结果中需列出主要数据。综述类文章按指示性摘要要求撰写。要求使用第三人称,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350-500个实词。
(4) 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3~6个中、英文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中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在关键词下标注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5)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可选用最近版《医学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中西药名以最近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药品和化学试剂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和生产时间。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在其通用名称后的括号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
(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如DNA.CT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首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英文则在圆括号内写出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7) 统计学方法注明应用的统计软件版本及选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于定量资料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不应盲目套用才检验;对于回归分析,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方法。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建议请统计学专业人员把关。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8) 图表 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号、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正文中未注释过的缩写。表格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9) 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单位符号可以与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人、台、次等)的汉字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次/min。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126号文件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 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 mm Hg=0.133 kPa);如血压数据只出现在图(表)中,也应在先出现的图或表的注释中注明换算系数。
(10) 数字 执行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空。
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公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65±2)%不得写作65±2%,也不宜写作65%±2%。对面积与体积的计量单位书写时,如体积书写方式为: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X3X5 cm。
(11) 参考文献 执行C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意愿)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著录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釆用首字母缩写形式。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阅读的近5年内文献为主,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文献类型标识码、发表年份、卷号(期号),无统一编卷的写刊期及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如:
[1] 黄健兵,梅举,张俊文,等.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外科治疗[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4):829-832.
[2] Wang Z, Chen Z, Zhang L. 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 J]. Circulation,2018,137(22):2344-2356.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稿约

下一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稿约

 
相关投稿动态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