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话题
人工智能与艺术本刊编辑部;7+6
人工智能艺术的兴起:人类艺术与“类人艺术”王天祥;8-11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类智能的提升与延续李川;12-15
什么是艺术智能?任海;16-19
何以原创?季平;20-23
关于艺科相融的思考——写在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进行之际李丰;24-27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艺术韩晶;28-31专栏
抽象何以显得“抽象”——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阐释问题探讨毛秋月;34-37视界
相遇亚洲——多元化的青年艺术视觉俞可;黄笃;王恩来;沈凌昊;40-45
“从沙漠出发”的引申吕澎;46-47
唯荒漠有痕——游牧科学与各种生态马可·斯科蒂尼;48-51
抽象与本体杨小彦;52-54
全球化网络中的本土“抽象”之路胡斌;55-57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冀少峰;58-59
转型的力量——写在“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之前夏梓;60-63
100公里访谈:从集体行动中重返自身王子云;张晋;周宇;李子然;普耘;李宏红;黄杰;马赛;64-67
“移动”的图像与绘画李晶晶;68-69新潮
服务型策展人苏郁晴;72-75
从无到有——青年雕塑家的跨界实践胡晓琳;76-77
新媒介技术的感性演绎李浏洋;78-79对话
学术立馆,点亮未来周旭君;80-83资讯
我们在此相遇——明希豪森循环与终止倪昆;84-87空间
J.保罗·盖蒂博物馆李一白;88-91新闻
新闻92-94读书
摇滚我的信仰丹·格雷厄姆;布莱恩·沃利斯;柯乔;吴彦;95
六年:1966至1972年艺术的去物质化露西·利帕德;缪子衿;宋扶日;朱荧荧;柯乔;吴彦;95
范勃特雷莎·德·阿鲁达;黄笃;特谢拉·科尔·内托;奥拉夫·赖斯;汪民安;胡天庥;张昭;96
我们能摸准艺术的脉搏吗?96
专栏33+32
视界38-39
新潮71+70
增强国民,论文化教育中的金字塔行为艺术 第二届银川双年展参展作品陶丝·马赫切娃;98